※編按:這是此次農村工作坊即將拜訪的農家們,這次由於7月18日的颱風造成旗山區大淹水、甲仙土石流,因此農家拜訪的行程受到了一些影響,原本要擔任招待的甲仙農家陳秀琴由於機具全毀而無法與期待的朋友們見面,我們感到遺憾。而有一些農家由於家裡丁口較多、正在整修屋舍如朱秀文、甘文聰而無法讓大家「住宿」,也請大家見諒,除此之外,他們都有各自精彩的故事值得去挖掘,希望這次的探訪對於農家與工作坊伙伴彼此都能有所收穫。

【農家檔案一】甲仙蔓花生家族:陳鄧素琴 
                                                          

● 農地面積:甲仙五里埔,45公頃山地
● 作物種類:
香蕉、梅子、李子、薑、甘蔗、百香果、水稻

>> 
陳鄧素琴,嘉義人,八歲舉家搬居至甲仙,18歲與先生  結婚,婚後兩人開始在甲仙購買田地、耕作。早期作物以樹薯、蕃薯、竹筍等日常糧食為主,其中竹筍至今已種植四、五十年之久,二十年前竹筍更以製作成筍乾外銷日本為主。種植梅子約十五年,但近年來才開始有收成販售。其他作物另有加工產品,如:甘蔗製作成黑糖、百香果熬煮百香果汁等。
    
    今年初加入社大的有機農業發展班,是蔓花生家族的成員之一。


【農家檔案二】甲仙蔓花生家族:柯文賢

農地面積:甲仙關山八分
● 作物種類:香草、野菜


 >>  柯文賢,高雄市人,高師大畢業後,曾擔任國中教師兩年,因不滿單調的教職生活,轉考公務人員,進入經濟部,隨後再進入國際化工大廠
PPG,至55歲退休。

        
        家中由於宗教的因素而結緣甲仙,母親在此居住了二十多年,柯文賢退休後,便遷居至此。因為著迷於香草的神奇功效,讓退休後的他一頭栽進香草的世界,在多次的種植失敗經驗裡,培養與試驗出適合該地氣候環境的香草植物,更憑藉化工的相關專業知識,開發出酵素、醋、保養品等各式加工產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今年初加入社大的有機農業發展班,是蔓花生家族的成員之一。

【農家檔案三】美濃牛埔仔吳連昌先生
● 農地面積:美濃八分
● 作物種類:玉荷包
  
>>  吳連昌阿伯在年輕時曾騎機車到東部去買黃鱔魚苗回南部,在家培育、飼養和繁殖,並做起了養殖業,往後的日子裡,阿昌伯屋後那五厘薄田養了黃鱔又養了蛤蟆,他都是美濃第一人。阿昌伯的性格認真踏實且苦幹,屋後那五厘地曾有耕植高達近千顆高麗菜的紀錄。
     
        現今的阿昌伯,經過了歲月的洗滌,也褪下了年輕時有稜有角的性格,他的身體狀況也較不如從前,但還是堅持守著農耕的習性,在田園裡工作,雖然只能依照身體的狀況來耕作,不能像年輕時那樣為農田賣命了,也因此他挑選了一年一收成的玉荷包,恬靜地過著樸實的生活,阿昌伯夫妻就如農村裡的大部分人一樣過著平凡務實的生活。


農家檔案四】美濃崙仔頂曾欽明、曾仲明

● 農地面積:美濃崙仔頂、旗尾 租田7公頃
● 作物種類:蕃茄、稻米
>>  三兄弟同住一起、妯娌“臨煮”、小孩一起長大,家庭收入全依賴農業種植以及翻耕服務、烘穀服務等的收入,這是八零年代以前大部分美濃家庭的寫照,不過現在美濃幾乎已經找不到這樣的家庭了。三兄弟各有田地,也一起合作,大家都說這個歸功於背後重要的一位女人,就是曾欽明兄弟的母親。

曾欽明的住所也是農人聊天交換訊息的固定聚會場所,你可以在這裡聽到農人對於有機的看法與實際經驗:

1)認證一年一小錢,三年一大錢是圖利財團。

 2)要像福安國小那樣從小教育起,有機才有可能。

 3)市場拍賣員如果願意讓長得醜一點的農作物拍得好價錢,那麼農民都會種有機,藥也要錢啊!

 4)盡量閃開病蟲害易發的季節種植。

 5)夏天種植到線道184以南,冬天則到線道184以北,因為土質、含水量大不同。

 6)休耕時種青皮豆,讓下一季的種植可少用很多肥料….等等。 

          從線道184彎進來已經成為蕃茄村,受到曾大哥影響,家戶都種,他們的蕃茄約種植 三甲地,全都自產自銷,直接宅配到消費者手中。旗尾山下的田因種有機水稻而出現陸蟹族群,曾欽明的小孩「黑仔」抓了一些回家養,去年還在蕃茄田捕捉到貓頭鷹,讓小孩子的童年多了許多動物玩伴。這裡也是聯合國,泰國人、客家人、閩南人和樂共處。曾大哥笑稱:「我們現在也在放暑假」夏天雨水多種植不易,因此閒得發慌無聊了便想了一個種南瓜比賽的遊戲,選二十顆苗,一棵五百,種植最好的可得頭獎五千;第二名三千;第三名二千,他們說:「這就是我們的遊戲」。

農家檔案五】美濃龍肚朱秀文
農地面積:美濃崙仔頂、旗尾 租田7公頃
●作物種類:蕃茄、稻米

>>土生土長的美濃人,在美濃的龍肚地區算是非常龐大的家族,自屏科大農業相關科系畢業,曾經從事測量工作七、八年,民國89年回到美濃,跟著家裡種植較熟稔的黑柿蕃茄,此品種體型較碩大,與一般小型蕃茄比較起來,更不易照顧,常受病蟲的威脅。生產期大約為12月份至隔天的4月份,非產期或輪作時則種植水稻。 
 

        朱大哥認為,在美濃從事有機生產有一定的困難度,在先天環境上高溫潮濕多雨,溫差大,以種植較易照顧的水稻影響較小,故沒有像溫室或其他設備支援,有機生產仍然很長的路要走;再者有機與慣用農法的區域通常都比鄰而居,區隔也很不容易。

農家檔案六】旗山圓潭甘文聰
農地面積:旗山圓潭8分地
●作物種類:木瓜、絲瓜、小黃瓜、甜椒等四十餘種短長期作物。

        甘文聰,他的農場就取名為「台灣阿甘有機農場」。
 

甘大哥本來在台北從事金融業相關工作,因為嚮往農夫的生活,透過朋友介紹,在旗山圓潭買了一塊地,當起農夫。94年開始投入有機農業,除了自己栽種各種作物,是個有機農民外,他也收購其它有機農民的農產品,幫他們鋪貨至有機餐廳、有機商店、宅配…,也是一個有機農產品的通路商。 

他表示實際從農後,才了解農民的辛苦,了解農民的辛苦後,就會產生善念:遇到直接生產者,就不忍心再殺價了!
        在實際從事農業前,他到處去上課,獲得的訊息都是農產品要種得好最重要的就是靠施肥,但他卻「不以為然」;台灣阿甘用他的方式種出品質優良的蔬菜,你好奇他是怎麼種的嗎?讓我們一起去了解!
【農家檔案七】田寮朱明發
農地面積:田寮
●作物種類:芭樂、棗子、蔬菜等。

>>  阿發讀名校歷史系,退伍後就決定返鄉,父親一方面驚訝於他的決定,一方面不信任他務農的能力,於是讓他跟在身邊工作,近身學習,如是五年。那時父親養羊,阿發的返鄉之路便從跟著父親餵羊開始。除了餵羊,還要保護羊仔,還有一切和羊有關的工作。阿發帶我們到羊圈的時候,從一旁工寮內的的冰箱拿出羊奶,問大家:「有沒有人要試試?保證比店裡賣得還要香純喔!」阿發臉上盡是得意。
    
        阿發彷彿繼承了祖先在惡地形求生存的本領,而且還青出於藍。他不僅在惡地形上用有機的方式種植蜜棗、芭樂,而且還嘗試種植原本生長於酸性土壤的草莓。「你看我們這裡的土壤表面,一棵一棵結晶的都是鹽。很多從事農業研究的學者朋友,以為草莓必定無法生長於鹼性土壤,但是我等一下帶你們去看我種的草莓。」阿發持續地嘗試新的方式,種植新的作物,比方說在草莓園裡種植苦瓜。

        我看著阿發爽朗不斷的笑容,心中忽起一惑,問他:「阿發,你還沒結婚吧?」「喔,還沒。我還在等一位堅強勇敢的女性!」阿發說這話時,臉上仍是招牌的笑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