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找出以前人用來打豆的工具「豆鉸子」就花了許多精神。首先是請老爹與啟尚哥去詢問,無法執行;回家問了爸媽,他們告訴我:「舅媽有!每年都有用。」當心裡石頭落定,好整以暇等待時,舅媽竟然說:「豆絞仔壞了!」拔黑豆的前一天下午與胖妹相偕去美濃竹行詢問,巧遇產業協會理事長,老闆與理事長熱心的幫我畫了圖,告訴我去旗尾竹行碰碰運氣,並補充:「我四、五十歲都沒記憶了,你們一定更不知道,那可是我父親那時代的農具。」顯然這不是考慮的時候,只能趕快去找出來,免得課程開了天窗。
終於,旗委竹行的老闆嬤告訴我:「有啊!我們這裡有在做。」並告知電話要我聯絡老闆,拜託詹老闆快馬加鞭幫忙製作,縮減工作天數速速完成,下訂金敲定翌日上午取貨。
由於需等待田間黑豆「斂水」(水分乾燥一點.....),因而把上下午課程對調。約定中午二點抵達兩代米家。
課程教室就設在禾埕,第一件事是請小朋友先幫忙阿嬤把紅豆排整齊。
{###_owlcho/32764/1056576364.jpg_###}
豆絞子的原理是利用槓桿轉動前面那根短竹筒(約兩呎),落下的平面將豆子打出來。簡單示範後,凱麟阿嬤開始動手「摃豆仔」,小朋友在旁邊數次數。
{###_owlcho/32764/1056576365.jpg_###}
六呎長的豆絞子對明哲來說太長也太重,幾乎舉不動。
{###_owlcho/32764/1056576366.jpg_###}
冠岑媽媽帶著冠岑一起動手。
{###_owlcho/32764/1056576367.jpg_###}
兩代米阿嬤忍不住接手打了起來,效率極快。小朋友說:「哇!六十五下耶!我媽媽才十下,好遜。」
{###_owlcho/32764/1056576363.jpg_###}
豆子打出來了,也伴隨許多殘屑。
{###_owlcho/32764/1056576369.jpg_###}
用風扇將殘屑吹掉,豆子落到大臉盆。
{###_owlcho/32764/1056576370.jpg_###}
近距離拍。
{###_owlcho/32764/1056576371.jpg_###}
一些小朋友席地坐下在旁邊撿起了黑豆。
{###_owlcho/32764/1056576373.jpg_###}
小朋友認真的把苦蘵(破破子)、黑豆、紅豆各分成一小堆。
{###_owlcho/32764/1056576374.jpg_###}
打完紅豆後便至福安國小後面的田拔黑豆,慧晴阿姨請大家把黑豆收好。
{###_owlcho/32764/1056576376.jpg_###}
田裡有龍葵(黑迪仔)等野菜,小朋友用野草作武器互丟,並作成各種形狀的動物。
{###_owlcho/32764/1056576377.jpg_###}
至美濃開基伯公小憩一下返回民宿,結束難忘的一天。
- Jan 24 Thu 2008 20:12
到兩代米家打豆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