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探課和拜訪的關係,常常要到六龜、桃源去,每每經過台27縣進六龜市區前的那段路旁
都會經過綠意盎然的水圳,兩旁的綠色植被舒服的展開雙手擁抱清澈乾淨的水流,即使在美
濃也難得看見這樣還保持傳統工法的土砌水圳。
目前分類:〔農村生活的雜七雜八〕‧ (21)
- Feb 24 Tue 2009 16:14
六龜水圳失守了!!
- Apr 22 Tue 2008 00:02
七股的虱目魚柳加主婦聯盟蘋果醋
昨天是「窮人銀行家」的第一次讀書會,約四十名朋友齊聚七股黑面琵鷺保育中心(據說十年後會沉到海平面下)細細分享、反覆討論。內容就不多說了,之後應該會有紀錄產出之類的。但是特別的是秀娟找了一些漁村的婦女幫大家弄中午的餐,主要是海味水餃,龍鬚菜、虱目魚、西瓜棉等去作各種變化,口感相當特別。我買了虱目魚柳以及龍鬚菜,想說可以像他們炒點甜椒、洋蔥,就是一道美味的菜。今天中午試了另一種作法,七股的婦女給了我一包粉,說可以煎著吃,我按她們說得那樣將用義大利香料醃過的魚柳裹了粉,炸了一些,然後突發奇想用主婦聯盟的頻果醋拌點薑末當沾料,頻果醋帶點酸甜的味道加上炸物實在很搭。推薦大家可以向藍色招潮謝佳琪購買這個漁產加工品,而主婦聯盟的頻果醋也即將銷售罄空,這批醋是龍王颱風的偶然之作,他們將打落的蜜頻果釀製成醋,很難不被那樣的香氣吸引,適合泡來當茶飲,也適合當沾醬,聽說南部僅剩最後三瓶,也不會再製作,而這三瓶已經被旗美的工作人員買光了。
- Apr 02 Wed 2008 17:47
繞境串起了村落
我們參與了四天繞境的其中第二天,原本七點就應該在觀亭紫竹寺集合,遲到無法趕上出發的隊伍,到雜貨店詢問時順便買了以毛巾包裹三支大香、一小把線香的祭祀用品,一把一百附贈打火機。老闆請要去台南上班的女兒載我們趕赴第一敬虎頭山,我們在線道182與隊伍相遇後下車行走。原本以為第一天路線最長會最累,沒想到今天才是大家眼中最累人的一天,坡度陡峭需爬上爬下,不僅考驗體力還考驗著耐力。然而這一段也是最令我驚異的,透過宗教崇拜的形式,不利耕種的惡地居民展現出生命的豐厚。
- Jan 31 Thu 2008 23:25
新婚與新年都快樂
- Jan 11 Fri 2008 16:09
黃梔
- Apr 13 Fri 2007 11:57
院長的歡送餐會
─感謝吳彬安院長 2007.3.19(一)
在鐵民老師處多談了些事,帶著鐵民老師親手交付的「鍾理和全集」到達旗山醫院的禮堂時,吳彬安院長的歡送餐會已經開始了。只見院內的同仁一一上台表達對院長的感謝,還不時摻雜著忿忿不平之情。多數的女性同仁一開口即哽咽,而我錯過的正是,院長初臨會場時感動落淚的那一幕。
因為院長接到派令才知道,他要被調到衛生署屏東恆春醫院。旗山醫院六年來在院長的領導下,以一偏遠地區的署立醫院,各項評比名列全國前茅,院內同仁的心情因此有了極大的變化,士氣極為高昂。鐵民老師囑託我將「鍾理和全集」轉交給院長,表示對院長的感謝。
感謝什麼呢?感謝院長對社大的支持。旗美社大成立的那一年,也正是院長調來旗山的那一年,六年來,旗美社大和旗山醫院合作無間。我們一起合開了公衛課程,旗醫的醫師支援了社大辦理的社區健康講座,醫院的走廊,也成為社大成果展的場地。而私底下,院長伉儷,一起選修了鐵民老師的文學課程;作為旗醫唯一具有超音波檢查與判讀認證的醫師,院長每一年都親自為社大工作人員進行超音波檢查。
我原本以為,這場歡送餐會既是院內同仁辦的,我的任務便極單純,因此就帶著輕鬆的心情前往。但是從旗醫工作人員口中說出的話,卻一再地修正我,原先存在腦子裡的院長形象。院長是一位再溫和不過的人,那種沒有架子的樣子,再加上黝黑的皮膚,若沒有穿上白色的醫師袍,也許就有人會把他當成工友。但是幾位女性護理長,卻不約而同地感謝院長,給了他們機會擔任護理長,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的背景。假使你見過院長,你一定無法想像,看來那樣溫和的人,是如何擋住了各種人事關說的壓力?
院內同仁們的心裡話說完後,院長不忘邀請溪洲南新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這個社區是正是旗醫多年來推動「健康社區」的社區;以及我代表社大,向院內同仁說兩句話,並希望旗醫和社區的合作,未來能夠持續進行。據說,這是旗醫同仁,第一次為歡送卸任院長而辦餐會。
我一方面為恆春地區感到高興,院長到恆春,正可以將旗醫的經驗試行於當地。一方面,卻忍不住有感而發:「我覺得當院長能夠當到這樣,真是一種成就。」
by tseniong
- Mar 15 Thu 2007 11:48
[活動] 小滿播種!
(message from MPA, posted by alanmoi)
這幾天在讀芳怡轉交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台灣生活圖例』,
提到『小滿梅雨在本島,種植花木皆成堡』,
跟我原來的構想一致。
所以,查了一下日曆,520 就是小滿前的星期假日,
- Mar 08 Thu 2007 13:51
2007美濃開基伯公新年福祈願

2007.3.8(農曆 1.19)
伯公,今晡日係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元月十九,
捱等旗美社區大學工作人員來這唱喏,
希望伯公保佑捱等社區大學工作人員,
工作順序,感情順序,學業順序,家庭順序,
- Dec 10 Sun 2006 16:46
菸種田
- Nov 28 Tue 2006 19:46
空氣中的蘿蔔味
啟尚哥送來一大袋的小蘿蔔,來自都市的媽媽不會醃,留了幾條,便載到了龍肚鍾家,請鍾媽媽幫忙。
鍾媽媽放下碗筷,討論起各種醃蘿蔔的方法,以及蘿蔔在民間流傳的救命故事。現在的美濃可說充滿了曬蘿蔔的味道,只要是家裏有水泥空地的,都鋪上了一層塑膠布,上面曬著削成簽的蘿蔔絲、小塊狀的蘿蔔角,拿來作煎蛋料理既簡單又可口。醬蘿蔔有各自的獨門家傳,鍾家祖母留下來幾十年的老蘿蔔還曾讓台北的消費者找到這偏僻山腳下,只求能用這裡頭的各種酵素來治病。
蘿蔔葉也不會浪費,製作成梅干菜、掐一點肉、拌點薑絲就是好吃的肉丸子,也可以作成梅干蒸肉;加上老薑、黃糖泡開水則可治傷寒、感冒,老人家說以前採完菸葉感覺頭腦陰陰(頭暈傷風),泡開服用就會舒暢不少。
- Nov 10 Fri 2006 23:54
西河堂的鳳梨豆醬
- Sep 22 Fri 2006 14:09
國家小事美濃大事:伯公生
今日是從朝晨六點半開始的,舊曆八月初二伯公生,八月初一美濃廣興庄十六位福首齊聚開莊伯公唱喏,奉請伯公參加今晚豬羊大祭的盛宴,由於廣興庄「有壇」的共約27座伯公,老人家說加上「無壇」的可能有一百座,唱喏之後,便敲鑼打鼓巡庄一一唱惹邀請伯公參加:「今天舊曆八月初一,十六位福首共同邀請福田莊伯公晚脯頭來到開庄伯公那邊,我們辦豬羊牲禮來祝福,請伯公庇佑廣興所有村民身體健康大賺錢,有閒現在請上轎,沒閒的看什麼時節自己騰雲駕霧來參加,有伯婆的共下帶來….」。
從開庄伯公開始,首先是往龍肚方向福田庄伯公,並至馬路對面遙請田頭伯公,然後往北順著竹圍莊、橫山尾(遙請茅窩伯公)、食水坑(遙請牛角坑伯公)、坡、尖山寮(向南遙請尖山伯公、向北邀水底坪伯公)、布店寮、雙峰(遙請雙溪內伯婆伯公)、翠谷伯公(遙請東勢坑伯公)、有應公、泰和橋等,將香座位請回開庄伯公,再向東邀請鵝形頭伯公後,便等待著晚上完神儀式。
生平第一次在同一日拜了這麼多伯公,雖唱喏時說有十六位福首,然而卻只有七八位年長者代表參加,平日閒閒沒事做的年輕人也不會白天出現在這樣的典禮上,因此四位年輕人的參與成了焦點,代頭唱惹的阿伯還特別在邀請詞裡頭加入了「保佑四位年輕人學業順利」的祝福詞,並一一為我們介紹老地名:牛角坑因山形命名、食水坑供一庄人的飲水、布店寮是過去作藍染的地方、翠谷伯公旁有「正港」的山泉水、還講了一個新竹伯婆靈顯表示要嫁給高美護專橋旁伯公的故事….那些農村居民點滴生活累積的平凡事,緩慢了我近日快節奏的腳步,且算是「補習」過去失落的生活教育吧。相邀晚上參加完神典禮,參加農村生活裡屬於居民那份難得的熱鬧。
- Aug 28 Mon 2006 11:03
掛雲的山
- Aug 11 Fri 2006 23:23
原來是尖瓣花
高溫多雨的夏天,菜蔬得來不易,曾經在內門採訪時詢問「有沒有什麼野菜是當季的?」歐股長給了「水金鳳」的答案,但是一直不知道什麼是水金鳳。
友人J曾經告訴我有一種菜與福菜﹝鴨舌草﹞很像,很多婦人都會採來吃,但是味道偏苦;後來M跟我們說,如果你對福菜已經有點膩了,你可以試試看「尖瓣花」,這道菜餚在一些餐廳找得到。
- Jun 16 Fri 2006 23:06
旗美農村的六月雜想
曾經想過一件事,如果可以每天在網站上放一張相片,看到旗美農村今天的天空、正在開的花、正在成長的農作物,那是一件多棒的事情!但是往往需要一點閒適的心情,才能將這種生活的美感傳出去。
上兩週雷雨包讓南台灣籠罩大雨中,尤其是上週五,楠梓仙溪流經的鄉鄉鎮均在橋上拉起了警戒線,中午還去巡視了一下美濃的水圳、排水等區域,看看是否能應付連日的大雨,只見車子前方能見度出奇的低。
- May 26 Fri 2006 18:07
紫雲英
跟淑華討論到第二季的計畫,轉作呢?繼續種稻呢?
為了瞭解轉作可以種哪些作物,跟鎮公所農業課要了相關資料。適合休耕田區種植之正期作綠肥作物有,第一期作:田菁、太陽麻、紫雲英、埃及三葉草、苕子、大菜、虎爪豆、青皮豆、綠肥大豆等:第二期作:田菁、太陽麻、虎爪豆、青皮豆、綠肥大豆等。
可能是受了最近看《COME!米》影響,我跟淑華都特別注意「紫雲英」,視覺的渲染力果然不同凡響,光想著紫雲英長滿田的畫面就覺得很幸福。我們還上網去查了相關資訊,只可惜第二期不補助紫雲英...
- Apr 21 Fri 2006 20:34
又是趕鳥季節
臨暗,拿誠品好讀到崙仔頂田裡給啟尚哥,最近大家都很關心他咳嗽的問題,啟尚哥說:中午也接到鄭醫師來電問候。
聊著聊著,聽到一聲響炮,原來是啟尚哥隔壁的田正在趕鳥,招式五花八門,站得斜斜的稻草人、兩把傘高掛在竹竿上撐起、亮眼的彩帶低空繞得天羅地網,只是仍網不住麻雀的攻勢。「買鞭炮的錢都不夠,中午趕得都快中暑了.....」約莫五十多歲的叔母從辣椒田裡抬起頭埋怨著,年下才種下的越光米,屬於早熟品種,隔壁同天蒔下的205(台梗2號)都未出穗,越光米已轉勾,再一個月就可收割。啟尚哥說:「河洛人管它叫七十五日仔」,只需七十五天就成熟了。
這塊約莫兩分大小的稻田,是主人自家吃的,以前都種205,聽說這種米有芋香、很好吃,因此今年第一次試種,「蓋唔好照顧,落蓋多肥還是長得很醜」但是因為是自家吃的,所以沒有灑農藥。叔姆還提到農會的米存摺,但是因為不知道領出來的會是誰的米,所以雖然有冷藏能保鮮,想一想還是別冒險吧。稻田的隔壁是約一分的辣椒,過年至今都沒噴藥了,只是價格很俗,一公斤只有七、八塊,全靠販仔來收購,熱絡的聊了哪種市場價格好?不用藥行不行?家裡的小孩會不會幫忙賣?等等等....最後給了我一些辣椒,學秋香姐綁成串,晚上抓了大家問:你覺得這樣可以賣多少錢?從10塊到250元不等,自從上了小非的農民市集一課,經常想一些有的沒的,農民市集最有趣的還是可以遇見各種農人的創意吧,只是我們如果多懂得去生活,應該會比較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