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對於藝術家不易親近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 初見李朝倉 感覺就像個鄰家男孩 在庭院裡掃落葉
因此出發到西螺之前 心裡其實是忐忑的
搜尋了一些相關的資料 『大地之屋』是李朝倉今年的計畫
(大地之屋:http://nestdream2008.blogspot.com/)
"會和這麼多人互動 一起蓋房子創作 應該是個親切的人吧" 我這樣想著
拜訪的那個下午 讓我們一群人都覺得好充實 “認識了一個值得認識的人! ”
印象最深刻的是 在『紙道─境.靜.敬』特展中 他以稻草及紙編織隧道
然後在展出的最後一天 點火燃燒
他說“這是讓稻草與紙回歸大地最尊敬的方式,使其成為灰土再度回到自然。
(相關報導:http://blog.ntcri.gov.tw/html/blog/AB0099/blog_index.asp?blogbid=jingjingjing)
▪ 李朝倉介紹自己的作品 ▪ 『紙道─境.靜.敬』特展(圖片來源:春風得藝工藝部落格)
--------------------------------------------- 經歷 主要受邀儀式藝術展
<關於李朝倉>
出生於雲林 /西螺的自由創作者
1994-2001 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 油畫系研究所 畢
1994 不花一毛錢 名古屋→鹿兒島(3000公里攔便車至友人家過年)
1996 一個湖 日本→德國(為了靜靜坐在湖畔)
1997 獨語海德堡 台灣------德國(自助語言研修 )
2000 植 入 日本--台灣-- 美國(橫跨大陸探訪地景藝術)
2002 閉起眼 台灣------紐約(踏進中正機場那一刻 矇起眼......直到...... )
2003 閉 嘴 台灣-----台灣 (禁語半年 )
2004 活 紙 台灣-----日本美濃 (回蕩著故鄉的聲音)
2005 歸 鄉 台灣-----西螺(翻土耕作藝術撥種 )
自學生時代至今,遊學、留學、旅行、藝術駐村、歸鄉,都像是一頁頁的素描,逐漸在累積又逐日消失。
活著的優美在於當下的消逝,生命的的優美在於未知的期待,藝術的優美在於回應這一切。
2001 文建會台中20號倉庫, 第二屆駐站藝術家
2002 文建會紐約ISCP國際藝術村 駐村藝術家
2002 台中靜宜大學 駐校藝術家
2004 台北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駐館藝術家
2004 日本文部省美濃紙藝術村 駐村藝術家
2005 金山朱銘美術館 駐館藝術家
2001 聖域 台中20號倉庫戶外廣場
2002 天葬 紐約市聯合廣場
2003 點點滴滴 雲林西螺大橋旁大樹
2004 膜 / Wind Building 台北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全館
2004 寧靜海 台北華山創藝文化園區戲塔
2005 荒島故事 朱銘美術館
2006 螺陽文史工作室解說員,正推動西螺藝術造鎮,邀請5位藝術家進駐西螺。在完全沒有經費的狀況下將舉辦一場藝術踩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