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2 〔記者黃佳琳、黃立翔、蘇福男∕高縣甲仙鄉災區現場報導〕混濁的土石洪流堵住挺進去路,淹沒的土石足足有一層樓高,黏稠的爛泥巴,每踩一步就深陷到膝蓋,令人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高縣甲仙、六龜鄉土石流災變慘重,其中,寶來地區因山路坍塌陷落,人車難以通行,救難隊正在設法克服千山萬仞深入搜救,本報記者昨天兵分兩路,分別從甲仙鄉台二十線、六龜鄉台二十七線夾擊,以徒步、機車疾奔百餘公里深入災區接力報導。
昨天清晨五時許,本報記者黃佳琳隨同台南市義消特種搜救隊挺進甲仙鄉災區,特搜隊轉赴大田村找尋待援者,黃佳琳則從甲仙鄉消防分隊出發,沿南橫公路省道台20線,徒步進入通往六龜鄉荖濃村的另一條山路。
天空不時下起大雨,四處蛇竄的土石泥流,仍肆無忌憚地蠶食鯨吞僅存的路面,沿途道路嚴重坍方,卻未見任何公路單位進入搶修,一個不小心跌落萬丈深谷,鐵定粉身碎骨。
走了一個多鐘頭,記者抵達東安村的咖啡巷,遇見獨居的七十歲鄭姓阿嬤,老阿嬤說什麼也不願撤離,堅持死守家園,她狀若輕鬆地告訴記者:「我有飯吃、有雨水喝,只等電話一通,就可以和外界聯絡了。」
閒聊時,遠處有一群人步履蹣跚迎面而來,原來是東安村長游新儀率領一群熱心村民,在2.5公里外遭土石流吞沒的白雲巷,以簡單工具成功搶救出5名村民,游新儀表示,白雲山整片土石崩塌,再往前已無路可走,奉勸記者勿再冒險前進。
而此同時,另一組記者蘇福男、黃立翔共騎一部機車,頂著風雨沿省道台3線,從旗山、內門繞經南化抵達甲仙大田村,再取道滴水高128線道,抵達南橫公路省道台二十線與黃佳琳會合。
南化水庫沿途路面崩塌毀壞、柔腸寸斷,部分路段公路單位正在搶修,車輛被迫行駛濕滑泥濘的羊腸小徑,記者的機車騎過泥流摔車好幾次,所幸人並未「犁田」掛彩。
記者在甲仙大田村與陳致中不期而遇,陳致中表示,民進黨高市黨部出動十幾部車,載運飲水、食物等民生物資來賑災,他也隨隊共襄盛舉,沿途目睹災變景象,心情相當沉重,他希望大家趕快揮別傷痛重建家園。##
- Aug 12 Wed 2009 22:10
20090812 高雄縣甲仙災區的報導(記者蘇福男提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