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綠黨溫炳原(旗美社大專員)

時間:2010/5/7


災後已經過了272天,重建社區各地的狀況,其歧異性也越發加劇,特別是有關於災後社區重建的要點,雖然說看得出來每個重建社區幾乎都有道路、橋樑、疏濬等工程正在進行,但這些肉眼輕而易舉就看得見的重建,似乎與居民少有互動,即便這些設施或工作或許都是地方所引頸期盼的,但一旦政策決定要執行了,民間也就只能默默地等待,直到這些工程完工後,再來看看其品質與功能,是否符合居民的期待與需求。

 

甲仙大橋是最好的一個例子,這座被吳敦義院長要求掌握進度、希望六月底能夠通車的地方聯外要橋,其實命運相當坎坷,它是在民國589月進行通車的,主要也是為了南橫公路而興建的橋樑,同時也是台2021兩條省道共線路段的重要道路。在斷橋事件發生前,橋墩就已經裸露,原本公路局也想要進行修復補強,但卻遇上工程原料價格波動,而導致工程延宕落後。早在2008年辛樂克颱風襲台時,當時也被大水沖斷的甲仙大橋,在高雄縣長楊秋興偕同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范良銹的現場勘驗下,就已經確定要以斜張橋型式的新橋在原地重建。當時的施工版上顯示要到20109月才會完工,想不到施工中間就遇到莫拉克颱風了,洪水一來便摧枯拉朽地將便橋沖垮。現在不僅沒有讓居民瞭解橋垮的災因,甚至這次的重建還出了更大的手筆,將台2058K100的甲仙大橋編列53千多萬元的橋災害緊急修復工程費用。公路總局的相關單位更表示,新甲仙大橋採鋼構構造,全長300多公尺、寬23公尺,只有2座橋墩,增加流水斷面。言下之意,聽起來好像跟居民保證是沖不垮的意思。雖然交通是本地重建重要的項目,也是居民眾所企盼的議題,但我還是必須老實說,蓋橋單位的這筆生意還真好做,災款多、質疑少,不曉得會不會有保固,萬一又不敵洪水時,不知道交通部除了只蓋工程外,還能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說服民眾,橋梁是安全的!

 

這樣的論點或許會疑惑大部分鄉民,因為橋本來就是讓大家走的,不蓋橋梁工程的話,災後重建還有什麼樣可以做的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重建的關鍵正在造橋的整個過程中「為何重建?」及「如何重建?」。我們從重建綱領的定位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十分可惜的是政府對重建的態度出現了偏差,以致於在資源的配置上,根本是看重硬體工程、輕忽軟體計畫。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民間不斷地透過各種與災區居民及社區的互動與學習,以確定進入社區之各項行動的意義,並順利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來對比於各項外來、專業取向的生硬工程。而正在甲仙、小林及荖濃等地進行的藝術駐村行動,其重點並非只著重於最後成果的藝術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貼近社區,慢慢學習和他們說一樣的話,思考一樣的事。災後重建的重點應該是透過多在社區裡走動,來找尋社區的真正需求及田野裡所學習得到的道理,而光是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駐村藝術要主處理往往不只是藝術,藝術家更需要一同陪伴社區組織,與組織一起共同面臨社區的問題,甚至於是社區組織者的情緒。因為災後組織的運作有許多需要調整和創新的部分,而工作團隊的內聚力及志工夥伴的聯外發展,都是組織某階段必須面對的課題,這裡面的每個生命似乎都應該練習尋找讓自己疏通的方法與出路。

 

只蓋工程的重建工程與不只「藝術」的駐村藝術到底何者比較符合社區的期待與需求呢?災後重建主要之目的在於安撫災難所造成的心靈創傷,並反思科學工程、技術至上等人定勝天的開發思維,以及,學習災難所揭露發展之社會結構課題,並實踐民主、生態、文化、社會等互為主體的在地智識。然而,政府的重建雖名之為「以國土保育為先」,但卻仍為了「加速重建效率」,還採取以硬體工程為主的重建,並持續地輕忽「有效調適災害,提供台灣民眾善於避災的社會環境」所需的軟體計畫,同時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不確定因素下,不僅未能著力於「加重建效益」,竟仍奢言「有效預防災害,提供民眾免於受災的空間環境」,實在不言可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旗美社大 的頭像
    旗美社大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