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林雨君(荖濃社區藝術家)
        蔡吟悅(荖濃社區學員)
  

    這群學員在課堂上的表現,大部分都是既活潑又勇於分享,課程中我們會傾向拋出主題,再由他們自由發揮。

   在五月初的課程計劃中,將彙集學員們生命記憶中的片斷,編篡成故事。上課時,讓學員分成三組,有四人一組或五人一組,小組內各自輪流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經過討論與整理再回到大團體做分享。每當他們重複剛剛在小組內聽到的故事時,總是又說又演的,説到精采處,學員們都笑的捧腹不已。

   學員中,吟悅擅長文字整理,且文筆不錯,下課後跟她溝通討論:是否可以協助將學員的口述故事整理成文字記錄。吟悅一口答應,並利用平常得時間到這些學員加將故事內容問仔細。以下是她紀錄的詳細內容與參與心得。

 

吟悅參與心得

    參與社區劇場的課程,好快已有二個月多的時間,每一回上課都很有趣,幾個遊戲或簡單的動作,就讓大家笑開懷,整個教室充滿歡樂笑聲,只是「說話」的表現,對我來說有些困難,因為平常話不多,表達能力不佳,難而藉學習課程的機會,練習說話。

    說故事讓我覺得很有意思,說自己的故事能我們的思緒稍為停下,然後好好的回想,想想以前或更早以前的生活情境或許平常都在忙碌繁瑣的生活中,少有這樣的議題,讓我們可以如此好好的回顧幾十年前那時候的周圍環境及生活情境,記憶裡5060年代這裡的人口還相當密集很熱鬧,那時候國小,一個年級有23班,一班的人數多的時候曾有50幾位學生,升旗時幾乎站滿整個操場。

荖濃是我的第二故鄉,二歲左右全家和多位的親戚,遠從嘉義縣梅山那山上,搬來荖濃內鷹山的山上,記得唸小學時,每天從家門口出發走到山下的路程需30分鐘,放學回家則需50分鐘,有時候走到家天色也暗了,那時候偶爾會抱怨為什麼要住在深山裡頭。

 

學員故事集錦

鳳英

    十幾歲時要幫忙看牛,放牛吃草,那時候大部分的人家都有稻田,因此必須養牛幫忙耕田,而放牛吃草需要把牛看好防止牛隻跑遠,或是去踐踏、偷吃別人家的農作物,這些都是小孩的工作。

看牛有時候是幾位同伴在同塊區域,邊看牛邊聊天。有一次在放牛的途中看到一戶住家旁邊放有一推到草為了方便給牛吃於是偷偷的,偷了一把。結果很不巧的被發現還被稻草的主人叫去訓了一頓,當時非常的糗,但也因偷到草而認識到老公。

 

玉良

    卡早,生活艱困。八歲時曾到林班的苗圃種植樹苗,一天工資五角,每天清晨天微亮就外出撿蝸牛回來煮熟,把肉挖出來給豬吃,要不然就到田裡割地瓜葉、挖地瓜,然後又挑回去給豬吃,童年就這樣每天要做很多的家事。

有一次很難得,家人買了一雙新布鞋給我,高興得整晚睡不著,盼難得有機會穿上新布鞋,但是發現根本不合腳,太大了!因為那年代生活艱苦,賺錢不易,家長幫小孩買衣服或鞋子時總會多出12號的尺寸,等長高了或腳大了還可以穿。


阿滿

    年輕時住新開,那年代幾乎每戶人家都養豬、雞、鴨,除了自給還能賣了當生活費。每天同樣清早得去撿蝸牛回來餵豬,也曾和一群女同伴去林班山上種樹苗,那時沒有布鞋穿,只有草鞋。

年輕時愛漂亮,盼能有一頭卷髮,因此就利用升火時,偷偷用木炭的火夾,等到有些溫度時把頭髮捲在夾子上,那一點的捲度就覺得很好看,但是沒三天就又直了,有時候不小心還把頭髮弄焦了。

    結婚後不久,南橫深山裡頭有多處在砍伐木頭,有很多卡車進出,我們夫妻倆就在荖濃開了一家礦油行,一直到現在,我先生油伯的稱呼由此而來。

 

月娥

     唸小學時,一回到家書包放好,就得牽牛吃草,遇到放假一樣得看牛,有時候一次要看顧六頭牛。播種期的時候,一早得幫忙挑秧苗到田裡或是拔田草,這就是童年大部分的回憶。還有一次被一隻公牛牛角頂住身體靠在樹頭上不放,還好爸爸剛好經過,把牛隻拉開,那時候怕到腳都軟了。那時村民生活困苦,我們從小就能從中學習克勤克儉的精神,每個家庭辛苦的耕耘,這在純樸的環境裡,人的心也特別善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旗美社大 的頭像
    旗美社大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