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周家慧(旗美社大專員)

莫拉克風災後,幾個在地組織決定發起社區報,包括六龜鄉重建關懷協會的「荖濃溪望」、甲仙愛鄉協會的「日照甲仙埔」、旗美社大的「社大通訊災後特刊」,希望在媒體熱度退去後,在地的居民仍能持續收到關於地方重建的訊息。在9810月陸續發行報刊後,大家也都因為缺乏編報經驗而面臨了編輯上的問題,例如採訪人力不足、美編軟體不熟悉、刊物無法準時發行等等,因此,我們邀請六龜及甲仙的夥伴每月聚會一次,交流彼此在社區報編輯與發行所面臨的困難,並共同討論提出建議,期望透過這樣的交流聚會,提供一個討論的平台,也互相加油打氣。

98年在文建會的補助之下,三個單位均依每週或半個月的頻率發行刊物,99年初雖然補助未明,但大家均認同發行刊物仍有其必要性,決定在調整發行頻率後持續推動社區報,也因為有了較長的籌備時間,夥伴們便希望可以藉此機會好好進修,乃共同籌辦了為期兩天的「旗美社區報採編工作坊」,一方面解決技術面的瓶頸,一方面也增進大家對社區報的認識。

社區報採編工作坊為期兩天,分別於寶來、甲仙舉行,第一天以編報的實務工作為主,第二天則著重於影像及網路的應用。第一天先邀請三個單位分享發行社區報的構想與目前遭遇的困難,六龜 李懷錦 老師分享他們「把社區報當名片」的想法,希望能讓讀者透過社區報認識六龜、認識協會,讓社區報又多了一分意義。接著由九二一震災後首份社區刊物-中寮鄉親報的主編馮小非分享社區報排版的經驗,並帶領大家從閱讀的感受來認識版面配置的比例及字體大小的安排;下午則由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洪馨蘭分享如何做地方紀錄,並由自由時報記者蘇福男分享阿蓮社區報辦報多年的經驗。


第一天的工作坊在寶來舉辦,由三各單位分別介紹社區報的現況。

 

從閱讀的舒適度來學習版面配置的比例。

 

工作坊的第二天先由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帶領大家討論各單位社區報目前發行的情形,並分享外部連結的重要性,例如善用電子郵件的社群網絡,Peopo的連結、同社群的連結、公民新聞寫作班的連結等等,均對社區報的編撰與發行有助益。公共電視周志村則以模擬採訪議題的方式,帶大家以「5W2H」的原則來自立報導新聞,並分享PeoPo網路平台的運用。輔仁大學 陳順孝 老師則以各種網路平台的案例分享來說明如何擴大社區報的連結。

現場練習如何規劃一個採訪工作。

 

在第二天的綜合討論中,參與的夥伴除了肯定工作坊對實務工作的助益之外,也針對電子報的發行、議題的選擇與判斷及社區報如何經營長期的議題等疑問提出討論。在網路實務方面,社大將在進一步了解社區需求後規劃工作坊,協助社區假設網路平台與發行電子報;而在編輯上最讓大家困擾的「什麼是重要的」,則建議多徵詢讀著意見,透過「對話」來抓出在地真正的需求;在議題長期經營的部份,則建議透過網路的平台讓舊的議題比較不會被忽略,或可使用地圖的形式,持續更新,例如台鹼安順議題,便是因為有持續的監測所以會持續被關注,透過網路讓議題不斷持續。

綜合座談針對更多實務上的問題提問。

 

兩天的課程規劃讓大家對社區報與公民新聞有了更深的認識,並與許多專家前輩交流實務工作經驗,除了知識上滿滿的收穫之外,甲仙外配姐妹現場料理的風味餐,也讓大家在味覺上大大的滿足。工作坊分別於寶來及甲仙舉辦,也希望能讓兩邊的夥伴有更多的互動,彼此支持。期待甲仙與六龜下一期精采的刊物,讓在地記錄持續發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