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佳玲(旗美社大實習生)
活動介紹
本次參訪行程以旗美社大工作人員及城鄉交流委員為主要參與對象,透過現場觀摩與互動交流,了解花東農村的現況,藉之讓工作人員認識異地農村面貌及同在農村努力的勞動者;並期望透過互動交流,不只是參訪,更期望是積極的學習,一方面刺激團隊對農村工作的想像,另一方面,將這些想像落實轉化成實際經驗,吸收反芻農村之事,以成為農村的知識。
充滿關係的五味屋
社大夥伴們來到東華大學的工學院,拜訪五味屋-囝仔人ㄟ店的創辦人,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的顧瑜君教授,顧老師首先跟我們介紹五味屋的成立過程,時間回到2007年,豐田火車站旁有間充滿日式風格的「風鼓斗」建築面臨拆遷的命運;在花蓮縣壽豐鄉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努力奔走之下,因此得以保存下來,但是接下來該如何運用這個空間呢?牛犁社區的總幹事楊鈞弼與楊雅帆夫婦找顧老師商量,他們認為過去十年牛犁社區進行社區營造時,總是以大人為主體,孩子們往往只是配合的角色;不過,這次該有些改變,於是殘破不堪的房舍,重獲新生,而且是為孩子而生。
於是,五味屋在2008年8月30日正式成立,協會以社區公益二手商店交流的概念做為經營理念,所謂的「五味」,可以是五味雜陳,因為孩子們說每當打開紙箱,心情都很複雜,有時是嶄新的物品,有時是根本不能使用的物件,所以整理二手物品總是讓人感到五味雜陳;也可以是「5-way」的中英諧音,5-way是五種從傳統鄉村換工概念轉型過來的經營策略。顧老師提到創立五味屋的時候,團隊認為五味屋的空間想像,應該要充滿「關係」而非物品,藉由空間的改造,形塑出不一樣的關係,例如在五味屋店鋪後方,有幾張長方形的大桌子,這邊可以讓孩子們整理二手物品,可以讓孩子們在這裡寫功課;長桌子的後方是閱讀區,這裡有來自全台各地捐給孩子們的書籍,書架上還有他們利用吊飾做成的書籤,以利書籍借閱的管理,孩子們在這裡可以自在地閱讀喜愛的書籍。
形成照顧網絡
壽豐鄉和台灣許多偏遠鄉鎮一樣,有許多經濟相對弱勢的家庭無法維持家庭運轉,失去功能的家庭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需求,這些孩子往往無法得到妥善的照顧,因此走上歧途。而五味屋的孩子大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的家庭,顧老師希望五味屋的存在,能夠替這些孩子們形成社區照顧網絡,找回部落和傳統農鄉的精神─同村協力養小孩,五味屋像是一個支點,串連學校、家庭和社區的關係。五味屋在建立社區網絡的過程中遭遇很多挫折,因為五味屋接受的孩子們都是被學校、家庭和社區放棄的,一開始社區的居民都很不看好,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進到店裡,因為五味屋很多「壞學生」,但是在五味屋帶孩子們環島之後,一切開始不一樣了,大家開始認為五味屋「真的有在教小孩」。
另一個偶發事件,也改變五味屋的形象,有一次,五味屋的孩子們在車站附近玩球,玩著玩著,不小心將車站的日光燈打破,孩子們慌張地跑回店內向老師求教,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指著打破日光燈的孩子說:「都是他打破的啦!」顧老師要大家冷靜下來,她不管兇手是誰,她希望孩子們仔細想該如何解決這件事,孩子們覺得要修理日光燈,所以一行人跑到五金行跟老闆娘買日光燈,老闆娘問他們:「要什麼尺寸的日光燈?」孩子們一臉疑惑,所以跑回店裡問顧老師:「老師,怎麼辦?」顧老師要他們冷靜想想,有個孩子想到:「把舊的日光燈拆下來,給五金行的老闆娘看就可以啦!」孩子們興沖沖地跑到車站,可是天花板好高,他們根本搆不到,他們又跑回店裡問老師,但是老師從不給他們答案,只要求他們再想想解決的辦法,孩子們想啊想,有個孩子突然想到,他家附近有個大哥哥,他有一個高高的梯子,於是,一行人從街頭跑到街尾,找大哥哥幫忙,大哥哥很熱心,一口氣就答應幫忙他們,順利地將舊的日光燈拆下來後,到五金行確定尺寸後,麻煩大哥哥將日光燈裝回去,孩子們來跑帶跳地回到店裡,跟老師邀功,可是,老師問他們:「日光燈的錢給了嗎?」孩子們答道:「老闆娘說不用錢」老師:「不用錢的最貴」孩子們開始煩惱,老闆娘不肯收錢,要怎麼達謝老闆娘呢?因為老闆娘很愛漂亮,老師跟孩子們說,以後五味屋有漂亮的飾品,要先拿給老闆娘挑選,這件事情就由打破日光燈的你們負責,打破日光燈的孩子覺得不好意思,就主動要去車站向站長道歉,其他孩子也連忙跟去,站長看到他們努力修理日光燈的過程,也不跟他們計較了。
顧老師跟我們分享這件事情看起來雖然很小,但是教育意義卻很大,這樣的事件如果發生在學校,老師的處理方式肯定是找出罪魁禍首,予以處罰,但是顧老師的處理方式很不同,她讓站長、五金行老闆娘和大哥哥知道五味屋教導孩子的方式,反過來他們也在教育孩子們如何處理事情。
是相遇,非給予
五味屋也教導孩子們如何得到想要的物品,一味地給予,對孩子們反而是傷害,因為他會認為「得到」是理所當然,但五味屋不希望孩子的價值觀因此扭曲,當孩子們想要某項物品,顧老師會訂出「得到」的辦法,讓孩子們學習付出。顧老師覺得要做一些小事,消除社會的不平等,用十年的時間,改變家鄉,她認為東部的未來要如何發展,這些孩子看待世界的價值觀將會是關鍵。
五味屋: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站前街34號
- Sep 13 Tue 2011 17:29
「是關係,非物品;是相遇,非給予」─ 農村現場觀摩紀實分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