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探課日期:2006.09.07(四)
課程名稱:土壤肥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上課地點:內門

本日雨,河床邊的甜根子草已盛開,染白了秋天。一邊寫文章一邊等待雨停晚上好探課,雨並沒有停下的跡象,加上出門時耽擱些許時間,眼見只差十分鐘七點,暗夜車往內門路程程遙遠了些。遲了十分鐘抵達,農改場陳明昭老師已在現場等候,十二位學員中有幾位熟悉的臉孔:三位農會職員、秀女姐、王宗敬先生等;農會職員外,均為以鳳梨、芭樂、玉荷苞栽培為主的農民,其中一位是卡車司機想中途轉業務農,一位則是想考屏科大研究所、剛投入農業的年青人為唸書預先熱身。趁著架設器材的同時宣怖公告,並請學員自我介紹、講述學習動機,他們靦腆地介紹自己:「在坐都是先進,我是種芭樂,來學看賣,看會卡會麥」「希望產量會卡多、品質會卡好」簡單兩句話結束。

因為必須等機器用完帶回,以及自覺應要學習一點專業知識,好面對接下來的田地管理和聽懂農民的語言,所以轉換了只是到班上公告的工作心情,而改以與農民共同學習而聽完了整堂課。由於老師不時丟出問題一一點名回答,所有人都必須很專注才行,否則會被老師「小罵一頓」,老師雖有一點大學教授的脾氣﹝因為在屏科大教書吧..﹞,但農會的推廣人員都很尊敬他,甚至有一位曾經遠道屏東求教18週。

這堂講得是概論:植物生理、病蟲的特性以及如何防治的簡單概念,重點如人生道理一樣,生物界的循環層層相扣,要管理一塊農地使之平衡、健康確實不容易,像是修身養性一般,不能看到病蟲害就想開殺戒。

而作為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今天的課程倒是讓我學習到了幾個觀念:

﹝1﹞原來是瓢蟲的若蟲﹝不完全變態﹞吃蚜蟲﹝台語叫龜神﹞,而不是我們看到的一般瓢蟲。煤煙病原來是因為蚜蟲的蜜管所分泌的蜜讓很多菌、灰塵沾上去讓葉子變得黑黑的;螞蟻會扛蚜蟲。
﹝2﹞原來紅蜘蛛是一種螨類,一般防蟲的農藥都殺不死,但是因為長得很小,往往是被這些對它「無效」的農藥「淹死」的。
﹝3﹞紅葱頭、大蒜要拿出去曬是因為要防治根螨。
﹝4﹞很多東西只要知道原理就可以DIY,像是有嚴色的黏板,像畫圖蟲對黃色敏感,可以用牛皮紙塗上黏膠就可以防治,這樣省不少錢!
﹝5﹞土狗仔如果土壤裡的物質沒得吃了,就會開始吃植物的幼根,可以用蝦、蟹殼﹝甲殼素﹞置入給它吃,不一定要花錢去買做好的。
﹝6﹞蟲分地下的跟地上的,要了解它的棲息地,像螟蟲、一些蛾類就是躲在地下產卵的,耕作前淹水5~7天可以減少很多這類病蟲害,尤其是種小櫃的時候。
﹝7﹞還有最重要的是,農藥調製是有順序的:肥料溶液─可濕性粉劑─水懸劑─溶液劑─展著劑﹝界面活性劑﹞─乳劑,如果不是這個順序將會事倍功半,無法溶散,甚至造成傷害。

講到這裡的時候,我好奇是否所有的農民都知道?老師說:「當然不知道,沒上課一定不知道」這更增加我的疑惑,既然重要,為什麼都沒有推廣?只是任由農藥行胡亂賣藥給農民。

很多東西個人是一知半解,第一次聽到,像是鋪塑膠布雖可以防治雜草,但是因為雨水彈起將土壤中的蟲帶到植株上而增加更多蟲害,因此建議遵循古法鋪稻草,甚至草生栽培,這對視雜草為敵人的農民應該很難受吧?觀察農民的表情總是笑笑的,似乎上得很開心也很認真,但是真的很好奇,他們的實務操作是否與課堂上所講的相互印證呢?

中間老師還丟下兩個作業:「真菌和細菌有何不同?木本草本植物的維管束有何不同?」他說,「上我的課一點都不簡單,是要回家做功課的,因為我把你們都當成我的研究生在帶」,是啊,農民也是研究生,很多新品種的改良、創發、新的田間管理技巧都是從田裡一點一滴務實的摸索出來的,真想聽聽下週大家如何發表,尤其是要解釋這麼學術的名詞,真期待聽到在地語言的詮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