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社大學員的家屬成為學員,又從學員成為工作人員,一路從學務、活動至課務,一轉眼進來社大已是二年又八個月。對於參與公共事務,未進社大前感覺這是一件有著閃耀光環的工作,可以成為公共事務的推手之一。但踏進社區教育,才發現在光環背後有一堆事情等著自己摸索與挑戰。 

進入社大,社區便是最主要接觸的對象。身在旗美九鄉鎮廣大的農村中,對社區的定義更不像是都市一般,集中、積極、勇於嚐試。資訊的不流通,或許是主要的原因。但農村的居民,對於學習的想像又是什麼?讀冊、寫字、交作業…?還是與都市一般熱門的體能、語言課程?如果都不是,那他們希望開設什麼類型的課程?或者他們無法固定長期來上課,只能用講座的方式?種種的問題,除了發掘農村的問題外,也相對反映工作人員究竟了解農村社區對學習的程度有多深、有多廣? 

原本因旗美社大即將舉辦農村工作坊,對於參與此次工作的意願也不是相當高。但看到議程如此的「簡潔」,又充滿好寄。可能相對應自己及部份工作人員,對於社大的「原點」的想像面貌,想要再看清楚一點。另外,在經營社區的方法是否又該重新調整,或許在此次的工作坊中又可以帶給自己新的衝擊。調適自己忙碌的心情後,決定參與工作坊。 

而在此次的工作坊中,跟以往十分不同的是,沒有一場場邀請專家或社大工作人員前來演講分享,取而代之的只有南藝大的曾旭正老師及象設計集團的陳永興設計師成為三天二夜的隨團老師。在開幕時,志彬的一段話引出了工作坊的緣起,「身為社大的工作人員,雖然自認努力推展社區教育,但我們是否真正了解社區?……」。除了用理性觀點去看待社區外,對於感情及其他方面的因素,社大人員是否可以感受、察覺?這些可能是在忙碌的工作浪潮一波波湧上自己時,已無法細膩地挖掘整理。在工作坊的第二天議程中,所有人只有一項任務,就是待在社區一整天,用自己的五感─觸覺、味覺、嗅覺、視覺、聽覺去感知社區的面貌。並且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除了以文字簡略記錄外,也可以用畫圖的方式呈現。在習慣用文字積累資訊或知識時,畫圖反而成了大家心中最大的障礙。大家在擔心是畫得好不好看、比例對不對之時,陳永興老師試圖解除大家的疑慮,強調畫圖只是另一種方式的沈澱、整理,用簡單的畫面抓出心中對重要事物的焦點。 

接著晚上的小組分享,更是將大家在陌生的社區,從「空間」提昇到「地方」的基本感。大家用一整天緩慢的節奏體驗一個從未涉入的社區,原本陌生的空間,逐漸認識成為心中熟悉的地方領域。這才了解到工作坊背後的精神。當自己將社區營造/教育掛在嘴邊闡述,但社區在自己心中只是一個三度空間,實質上對於自己並非有任何具體的意義。如何將社區這個空間轉換成地方,與地方實際的接觸才是關鍵。在人、事、物的接觸,又如何在已建構好的想像再解構成最細枝末節,不用華麗的論述,只用身體的感官去碰觸、了解,融入社區的一體。於是在總爺社區,自己會聽到另一群居民對於後花園的意見,特別是在前面三合院市集落寞的攤販。人聲鼎沸不再,直接感受到年老的使用者也因孤寂的市集,反映這個市集及使用者的不被重視。這些或許是社區營造者急於想創新意義時,最容易被忽略掉的真實聲音。如何將過往的老舊事物,成為銜接年老及年輕一代的橋樑,雖然並非絕對,卻是一個平衡點。 

最後一天在土溝,則是看到這個平衡點共同被南藝大的學生及當地居民共同修復創造。南藝大的學生利用當地原有的建築物,深度挖掘居民的想法,賦予舊空間新地方的意義。每一個階段雖然都是緩慢的,但卻是紮實地打下根基在居民的心田,大家不求急忙中完成美麗的空間,而是希望尋找出大家對於地方的意義感,人們才會喜歡使用這個地方,在充份的使用下,不論是聊天、辦活動…等,大家共同建立地方的歷史感。或許有朝一日,當地的小孩讀大學、出社會工作時,他也會回憶起自己曾經在這個地方陪著媽媽販售自家採集的蓮芯茶,就像現在的阿公、阿媽訴說著以前在這裡的故事,一直傳承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旗美社大 的頭像
    旗美社大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