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毒農業」所指的是,在農漁畜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學藥劑,所生產的產品,也完全無化學藥劑殘留的農、漁、畜產業。而無毒農業的作業流程,除了遵照現有的有機規範之外,更加強生產管理及抽檢、驗證的程序,主要的目的是要確保生產健康、安全、無污染之農漁畜產品。
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物質及知識的日益提昇,加上國內休閒養生風氣的盛行,民眾對於飲食概念及價值觀改變,不僅要吃的好,還要吃的健康,食物不再只是填飽肚子的食物,要讓消費者能吃得安心也吃得健康。
「無毒農業」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
希望能還給地球一個自然、無毒的環境,藉由推廣不使用農藥、化肥的自然農法,讓大眾能夠享用到健康、安全的食品。
不過無毒並不等於有機,無毒強調的是食物的安全性而不只是有機的栽培過程,並且為了避免掉標示有機可能產生的問題才去創造無毒農業這樣一個名詞。由於市面上民間機構認證的有機農業產品單位多,素質良莠不齊,使得假有機農業產品事件層出不窮,引起食用有機食品的消費者的恐慌,再加上認證單位所給予的有機標章名目繁眾,讓消費者很難清楚去辨識何者是合格與不合格的商品。
花蓮縣政府以花蓮獨特的好山好水、無污染的農業生產環境,建立獨立的認證標準,雖與一般認證標準不同,但強調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出健康」。因為在花蓮推行MOA有機認證制度並不恰當,要等待3年轉移期,3年轉換期才能被許可有機認證,這對農民的成本影響很大,於是便由地方政府自創品牌,來推動有機、無毒農業。
無毒農業的推行,希望能讓更多的消費者保障健康的安全,消費者都想吃到安全無虞的食物,但不管是何種蔬菜在栽培過程或多或少都有接觸農藥的可能,如果是小農可能不只栽種一種蔬菜,在噴灑農藥時很少會分開處理,這樣即使是病蟲害較少的蔬菜也有被農藥污染的可能。況且有機蔬菜不僅僅是對於農藥的要求嚴格而已,對於肥料,土壤和灌溉水狀況也有同樣的要求,在一般作物可能發生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有機蔬菜就比較不可能發生,依照現行規定,水土和環境都必須經過考核才能授予標章。
無毒農業不能有水、土壤及空氣污染,而且不能有任何化學肥料、農藥及殺蟲劑,還必須使用未被污染的有機肥料,採取自然方法防治病蟲害;同時無毒農業的生產完全透明化,並有田間生產紀錄,未來將與大同公司合作設置田間監控系統,消費者可透過網路清楚瞭解田間作業情形。與市面上的有機農產品相較之下,多了政府把關背書及公開透明的產品履歷,履歷上附有產地、農戶簡介、檢驗合格標章及列管編號等資訊;因品管嚴格,對消費者更有保障。
花蓮縣政府建立無毒農業三大宅配物流中心,採取從產地的輔導契作、生鮮處理運送、宅配到府與直營門市經營的一體流程,提供到全台民眾;並透過無毒農業行銷推廣網,讓其他縣市想要購買無毒商品的大眾,也可以透過上網來訂購。
不過花蓮具備銷售農產品的通路,卻缺乏產品提供,因為農民觀念及信心不足的關係。台灣雖然以農立國,在農業傳統耕種技術方面佔有相當的優勢,但是一般經營農業的農民人口年齡較高,農民大多固守慣行農法,對於新科技及有機生產技術的應用接受度低,真正有意願的農夫大部分著重在生產,而不是農產品品質的部分,所以要讓農民們了解,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只是一項生活技能,更是為消費者的健康帶來保障的關鍵。俗語說:「病從口入」。攝取沒有經過污染的食品、體內沒有毒素的屯積而獲得淨化、血液通暢、免疫系統恢復其應有的功能,身體自然就能夠維持健康,而堅持農產品品質便是農民為消費者健康把關的第一防線。
花蓮縣動植物檢疫所植物防疫股股長陳正華說:「未來不希望整個農業的推動只有單一的生產加工,連設計產品都能結合在一起。」針對夢想家的計劃,花蓮無毒農業選了十個點來做示範,今年無毒農業的推動朝著休閒養生的方向努力,帶領遊客深入瞭解無毒生產環境,不僅遊客的反應良好,農友也因此獲利不少。陳正華股長說:「希望觀光客到花蓮不要只去太魯閣或是吹吹海風,也能深入去體驗花蓮農村的生活。」
值得慶幸的是尤其無毒農業的透明平台已建立,獲得國內外人士的信賴和肯定,去年十月前往澳門辦理無毒農業農特產品展覽時,便造成風潮。縣內許多農民也紛紛要求加入無毒農業陣容,不過台灣農業還要面臨更多挑戰,所以已經有許多農人們正在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甚至轉型成休閒農業,跟相關農業單位或農業學校等合作,因為並不是拿到相關標章或是認證就能保證銷路,重點還是生產的產品品質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畢竟台灣的消費者是健忘的,媒體的可信度也不足完全採信,要讓產品順利生產行銷還是得靠口碑的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