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君山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將於近日登場,關心教育議題人士無不對此一教育盛會賦予厚望,希望凝聚臺灣社會對於重要教育議題的共識,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發展政策,以因應社會變遷與未來發展趨勢。惟觀諸若干議題與發展策略的規畫,在重新檢視十六年前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各項決議,讓人對此一會議是否將再次淪為教育大拜拜而倍感憂心。

     一九九四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總統開幕致詞中,當時李前總統特別強調一個議題的重要性,即「建立終身教育體制」。當時此一政策主張的提出,不僅較歐盟來得早,更是鄰近韓國所望塵莫及,實為具前瞻性的政策構想。只是,歷經十六年的推動後,在即將揭幕的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中,「完備終身學習體制,促進全民學習參與」仍被列為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換言之,十六年來,我國終身學習體系仍處原地踏步,甚至連原先肩負推動終身學習的社會教育館及其所屬社會教育站的體制,也在多數社會教育館改隸屬文化建設委員會,且更名為生活美學館之後,全數瓦解。反觀終身學習在歐盟的實踐,整體學習體系日趨完備;甚至連韓國終身學習的發展,現今不僅已是國際終身學習的推動典範,更成為近年來國內政府部門與相關學界取經的對象。筆者認為可從兩個面向來進行反省:

     首先,歐盟積極推動終身學習,不只是一種教育構想,更是整體教育發展的政策核心,同時更積極地建立一套有效的「能力認證框架」,逐步地打破所謂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的藩籬。同樣地,韓國終身學習體系的發展,也建構了一個多元且開放的成人高等教育機制,即所謂的「學分銀行」。反觀我國終身學習政策的發展,相對於高等教育、國民教育而言,係屬邊緣化議題;而終身學習的最高主管部門,則為社會教育司,偏偏社會教育司在教育部內亦為邊緣部門。

     更何況,終身學習體制的建構,同時亦涉及其他部會的職掌。例如勞委會職訓局的職業訓練、內政部社會司的老人教育等,均有待跨部會的整合,以打破各部會本位主義的掣肘。因此在決策層級過低、預算編列嚴重不足、及難以跨部會整合的困境下,十六年來不僅未能貫徹前瞻性的教育構想,反倒最後走向了既有終身學習體系的瓦解,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就性質上來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仍較偏向於全國教育行政會議,多數關心教育議題的民間團體實難有發聲的機會。在此,仍以終身學習體制的發展為例說明。一九九八年臺灣社會出現了一股成人高等教育體系的自發性建構,即社區大學的出現。社區大學是一個在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中,未曾有過的想像。但過去十二年的發展中,社區大學逐漸地由原初的體制外社會運動團體,成為了終身學習法中所規範的終身學習機構。

     迄今全國共計八十五所社區大學,學員人數更由當初的千餘人成長至二十六萬人。這股由下而上、自發性的成人教育力量的出現,不僅超乎了當時學者專家、政府官員的想像,更替臺灣社會終身學習的發展,帶入一股新的動能。

 遺憾地是,這些推動社區大學發展的「實務專家」們的經驗,卻仍無法在由「知識專家」們所主導的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上受到重視,其對於與社區大學有著密切關連的議題設定,仍欠缺參與規畫的機會。整體議題的設定與規畫,仍無法擺脫傳統「由上而下」的統治思維。也就不難瞭解,何以眾多關心教育議題的民間團體會自發性地匯集力量,擬於全國教育會議當日,於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下召開民間版的全國教育會議。政府相關部門對此實有深入檢討反省之必要。

 

 

本文轉載自2010-08-27 中國時報:

全國教育會議 別再淪為大拜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