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阿蘭妹

2月28日,旗美社大宜蘭之行的南返之日。因為原先預定拜訪作家黃春明的時間提前至27日夜晚,因此28這一天的行程調整為在回程路上造訪台灣陶瓷之鄉:鶯歌小鎮。

(一)

鶯歌有不少客家人居住,而且根據文獻指出,在康熙廿三年(1684)即有粵籍客家人呂氏兄弟墾殖今天建德里一帶;次年又有閩籍泉州人陳氏墾殖建庄。因此這一帶可以說是客家福佬交錯雜居的地帶。1938年升格為「鶯歌街」,早期與樹林同屬一行政區域,後來樹林才分出去。

鶯歌的陶瓷主要是在清嘉慶年間由泉州人所建立,以當地特有的微黏性土壤、配合煤礦與柴炭的挖掘,加上大漢溪便捷的水運,使得鶯歌迅速發展其陶瓷製作事業。

我們的工作夥伴在經過「九彎十八拐」的乘車考驗後,約在稍午時分抵達鶯歌鎮。鶯歌「陶瓷老街」的行政劃分屬於「尖山埔路」,我們在此停好車輛並覓食午餐,商圈規劃過的街景吸引了部分同仁駐足瀏覽。這個新的「商圈」,以陶瓷藝品店面、陶藝工作室為主,腹地還分佈具歷史性的窯場,整個陶瓷老街的店家與窯場www.ceramist.com.tw/yingko/guide.htm)相當密集,若沒有一張「導覽圖」或「道路圖」在手,實難看盡。網路上甚至還可以找到陶瓷老街虛擬實境www.wintimes.com.tw/play/207/239/239-1-1.htm),如果沒能一次逛完,有興趣的還可以在上網「過過乾癮」。

「陶瓷老街」的現在面貌是台灣「社區總體營造」風潮下的產物。台北縣政府於上世紀末向經濟部商業司中衛發展中心提案,以「社區總體營造模範商圈規劃案」重塑老街的面貌,某種方面來看是經過了一種「質變」的過程——從在地經營到觀光導向的聚集經濟。這個「新面容」的「老街」在2000年4月開幕,根據資料指出,當時共有105家登記的店面。

造街計畫中採用步道舖面,沿街電線埋入地下,兩旁裝設歐式路燈,同時種植蒲葵作為行道樹。據過去曾留連忘返的朋友說,相較於白日的商品性格,陶瓷老街夜間的感覺更為幽雅低吟;只是當天我們造訪時正是個陰雨的白天,遊客珊珊,一些低價量產品(也許是made in China或是來自南洋)擺在店門外堆疊。工作夥伴們僅能縮在個人的小傘下躲著雨。巧的是,在雨中騎樓等人時,夥伴們一時眼尖,發現在某家陶藝展售店中看到我們社大水墨畫的講師劉鳳祥老師繪於陶瓷上的作品,公開陳列且詳列繪者得獎成就,一群人們口耳相傳地爭相進店鑑賞。

(二)

除了閒逛「陶瓷老街」,此行也受我們社大「建築好好玩」陳世良老師的啟發,特地前去「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www.ceramics.tpc.gov.tw/)欣賞其建築設計。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建築外觀是由簡學義建築師所設計;主要理念在表達陶瓷般的「簡單質樸」。根據資料表示,這棟將馬路的喧囂拋在外面的博物館建築,涵蓋以下幾個重要的建築語言:

「環境的因應:塑造內向性與過渡性的空間」
「空間的結構:塑造自明性的空間組織系統」
「展示空間的塑造:塑造戶內外交融的環境」
「陶瓷特性的展現:塑造中性低調的展示空間氛圍」

博物館(museum)發展於歐洲殖民時期,早先是貴族收納私人藏品之處,並沒有對外開放。政府設立的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展現國力以及形塑公民的民族或國家認同。歐洲發展的博物館原先都是非常龐大的機構(像大英博物館),但作為社會教育的一環,許多大型博物館也都是由公家機關掌握經費,因此博物館員在當時是一如「公務員」地位的工作,準時上班下班,而民眾服務也不是重點。

1960年代法國「新博物館學」思潮興起,生態博物館(現地展示)的概念席捲全球,加上政府挹注博物館的經費年年減縮,在上世紀末時許多博物館研究者呼籲,未來新設立的博物館絕對會朝向私人(或非營利團體)經營、小而美、主題單純的方向。目前在台灣也正在這種風潮之下,因此在「陶瓷博物館」和館外的「陶瓷老街」,基本上可以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以單一主題為走向的的新博物館(群)」。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在「陶瓷博物館」中進行,休閒、娛樂、採購、體驗則可在「陶瓷老街」中找到場所。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與「台北縣立十三行考古遺址博物館」同為縣級公營博物館。同為北台灣特色新博物館建築的代表。台北縣政府在展現台北縣「博物館家族」上一直不遺餘力。「十三行博物館」我個人亦曾於去年年底造訪過,在建築設計上採用十三行的主人(據推測為凱達格蘭人的祖先)其海岸生活環境的象徵語言為主,根據瞭解,因為建築設計太耀眼突出了,所以反而是很多參觀者在館外拍照「到此一遊」,對於購票入館參觀「興趣缺缺」。

「陶瓷博物館」會不會也有這種狀況呢?據說也是有的,特別是有些到鶯歌的遊客,主要是想要「購買」陶瓷品,流連陶瓷老街的結果,是對於購票參觀博物館也是「有去也好,沒去也沒差」。只是陶博館設計者我想更為聰明且貼心的是——這棟博物館建築要「買票進去裡面感受空間設計」會更有感覺。陶瓷博物館內部連結一樓至二樓的無障礙坡道,既使是一般遊客也覺得趣味十足,行走動線變成Z字,參觀動線與視野都變得更多驚奇。館內也開放幾處非常棒的視覺空間(views),讓遊客盡情拍照。當天在三樓就有一群女孩子們在某開放空間中恣意地擺著pose嘻笑合影。所以,經過了陶博館假如只在外面看建築物或拍建築物都是相當可惜的。

(三)

針對鶯歌陶瓷博物館一、二樓的常設展(101R陶瓷技術史、201R台灣陶瓷發展史、202R鶯歌陶瓷發展史、203R南島語族陶瓷史、及204R陶瓷的未來性),我最留意的可能算是203室的「穿越時空之旅:史前、原住民、現代陶瓷常設展」,主要是因為我個人目前對這個主題算是比較熟悉的。基本上整個館區的常設展都有著非常現代感的展示手法,但各個展室的手法有各具特色。

以203室南島語族(史前、原住民)陶瓷發展為例,展室中以陶瓷碎片、陶製器具、工具、飾品、墓葬品等等並列展示。我在一個有著三支腳的陶鍋面前駐足,依小立牌的指示,拿起自己的手機撥打0935120***(「909語音導覽」),選擇1進入「鶯歌陶瓷博物館語音導覽系統」,然後按下選擇「常設展」、選擇「國語」、選擇編號「24」,就聽到標準國語從手機那一頭開始解釋「這個有著三支腳的陶製用品,是南台灣鐵器時代鳥松文化用來煮東西的鍋子......」。這個新奇的經驗,讓我很想在接下來的參觀中都按一次聽聽看,可是2分鐘1元可不便宜的。

原住民陶瓷工藝的常設展室中,牆板背景以灰黑為主,襯托出一種時代較悠遠的神秘感。光線較弱,以聚焦光投射展品為主。另外多媒體的採用非常頻繁,像是觸碰式螢幕內建台灣原住民文化遺址中出土陶器的各項特色;但這個互動式解說螢幕內容很多,卻沒有設置搭配的座椅,要站著把這螢幕內的內容全部看過一次也苦煞了雙腳。

遺憾的是,當我回到一樓的紀念品專賣店意欲找一些關於原住民陶瓷工藝史的相關書籍時,卻落了個空,相關書籍甚至是仿製品也是寥寥無幾。顯然賣店的經營者(通常館方外包給一般外面的公司行號),並沒有好好構思搭配館藏採購一些相對應的文獻或書籍。倒是關於台灣陶瓷發展史的相關書籍非常多,這也反應出鶯歌陶瓷博物館較重視晚近陶瓷蒐集的一面。

除此之外,我個人也覺得201室的「回看所來自:台灣陶瓷發展」常設展也很有觀點。這個常設展部分展示附有英文解說看板,以五個主題展示:「技術史」、「發展史」、「信仰與陶瓷」、「生活與陶瓷」,以及「建築與陶瓷」。展示設計輕鬆卻清楚,非常有意思。

因為參訪時間的限制,三樓的歐洲名窯瓷器特展僅能走馬看花了。以模擬歐洲貴族家中的實際擺設方式,試圖再現陶瓷與歐洲生活的關係。另外在一樓旁關於「陶瓷與書」的陶藝創作,色彩繽紛,把書本的各種姿態(攤開的、堆疊的、凌亂的、秩序的等等)以陶的特性「定格」下來,像是一個公共藝術。人在「書」的模擬實體中穿梭,至於書中的知識?我想大部分忙碌的現代人都僅與實體書「擦身而過」,而書的知識也越來越難真正地、雋永地、深刻地長駐資訊爆炸世代的心坎裡。

(四)

在館外滂沱大雨聲中,我們社大的工作夥伴們陸續集合於館內大廳。大部分的我們大概都只能加快腳步地把每個展覽「瀏覽」一回(連紀念品店和B1餐廳也沒放過),有興趣的人把紀念章蓋滿了筆記簿或戳集本,或和服務台後方的窯坑模型合影,還有那面嵌入創作陶版的置物櫃。褲襬沾滿了濺濕了乾、乾了又濺濕的水痕,就在與來時同樣濕漉漉的陰雨下,隨著同仁九人座箱型客車的緩緩駛抵門口,眾人合了傘上了車,結束了此趟「宜蘭之行」的最後一站。

2006.03.10 新竹完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