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節期間和來訪友人聊到關於美濃農地逐漸「水泥化」(建地化) 的焦慮。
我望著窗外原本稻菸共作的農田,在我嫁入美濃的這幾年下來,
農田不再接連成區,一小塊一小塊地被水泥蠶食。
一塊農作適地,是地球表面經過多少億萬年的風化為土壤、
加上人類辛勤地墾拓才得以耕種生產食物,
然而,不消幾年,水泥化後的土地將使萬年珍貴的表土土壤,
成為不可逆的死去石塊。
未來,要撬開水泥重新恢復種植是如何困難之事?
這心疼的時刻,我憶起八年前在菲律賓見到的「捍衛農地運動」。
數年前我曾參加一場國際性的工作坊,
並在會期中拜會了一個無地農民運動的集會。
以下文章是重寫自當時返台之後所撰寫給〈月光山雜誌〉的文稿,
藉此溫故知新,並與我們社大的工作人員相互分享。
文∣阿蘭妹

1998年,馨蘭當時剛從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以美濃愛鄉協進會專職工作人員的身分,參與國際「亞洲另類區域交流組織」(ARENA)所辦理的亞洲跨國性工作坊。議程時間為期兩週,從10月17日至11月1日,地點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郊外的一處小型度假會議中心。與會者的國籍分別來自亞洲的十餘個國家、共三十多位草根的NGO工作幹部,在會期裡針對甫發生不久的「亞洲金融危機」,討論如何在此跨國議題中繼續區域的合作,並展開另類的(alternative)經驗交流。

帶著台灣的反建美濃水庫運動(Anti-Dam Movement in Meinung, 1992-1998)說明,在會期中分享美濃的反水庫運動以及社區運動開展,除了手繪的「5W1H」海報之外,也克難地用窗光投影的方式,展示30多張的幻燈片。其中,由印度人民科學運動重要推展者Vino博士所主持的一場討論中,特地以「大型水庫」為議題,讓與會者分成「正」「反」兩種立場,進行交叉辯論。雖然在台灣的經驗是「反」的立場,但Vino博士特別把我安排在「正」,然後我自己設定扮演的角色是「中央主要推動者的機要秘書」,透過我的「表演」,Vino博士和其他參與者更認識到了台灣民間在面對反建大型公共工程時,政府與掮客通常是如何地透過權威與科學術語,對民眾的自信與判斷進行混淆。

之後,我選擇參加會議中的農村造訪行程,拜訪當地無地農民目前正進行的「捍衛農地」的運動

10月24日,襲過菲律賓呂宋島中部的颱風剛過,來自印度、斯里蘭卡、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的NGO工作幹部一行6人,在農民組織成員丹尼的引導下,來到距馬尼拉市區約三個半小時車程的北邊小鎮部拉肯(Bulacan),造訪農民運動團體「沙瑪卡」(SAMAKA)。SAMAKA其實是一個簡稱,用當地的菲律賓語來解釋,就是「農民教育協會」的意思。這個協會的成員,均是居住在卡本本(Kaybanban)農莊內的佃農,包括其中的23戶,每戶人口幾乎都多於7人,生計全賴在租地上耕種。

另外,與這個協會在此次「捍衛土地運動」上協力的還包括另外的三個農民團體。10月24日,我們在顛波的山路間抵達時,已經接近中午時分,而來參加這天的組織會議的地方農民中,有的人甚至是走了90多分鐘的山路,翻過了幾個山頭才風塵僕僕地到達了這個小小的但是卻很有震撼力量的「集會所」;有的人也專程帶著地契證明還有家人一到來到集會所。這個SAMAKA的主要集會所是一間再也儉樸不過的茅草屋,三面開敞,僅用於集會以及簡陋的辦公。但雖然在茅草之下,這天集會時所討論的內容,卻如大地詩歌一般地繚繞在山谷之間與國際友人的心中。

主持會議的是一位年過半百、頭髮已見滄桑的SAMAKA會長艾迪‧巴伯。他說:「今天我們再次聚在這邊,彼此認識,一如兄弟姊妹,我們面對的是政府錯誤的住宅政策,這個政策讓房地產公司想要大筆大筆地買走我們辛苦耕耘三十多年的土地,我們必須證明,這個土地是需要農業的!國家要生存,沒有農業是不行的!」巴伯講起這話時,語氣堅定,就像帶領我們宣誓一般。

根據報紙記載,這個農莊的殖民時期領主久不眷顧此地,土地上各種農產像是香蕉、咖啡、木瓜、蔬菜等作物的種植、以及家畜的養殖,都是靠這些賴土地維生的佃農實際經營。這些佃農有的是在領主買下這塊土地的同時(1968年)便來到這邊開墾。領主數度換人,佃農辛勤耕作依舊。三年前最新的領主忽然現身,說要配合「政府的政策」準備賣掉這塊廣大的農地,嚴重受到威脅的包括32公頃的原始農地以及65戶佃農。SAMAKA以及另外三個鄰近的無地農民團體,即為於該時成立。團體領袖把受影響的所有佃戶們聚集在一起,大聲疾呼政府應該要保護每戶農民「繼續耕作的權利」。目前,在我們拜訪的同時,他們正在收集各佃戶原先的「耕作契約」,並以學術單位10年前即建議政府劃定此區為「農業耕作區域」,計畫全力向法院申請效力判決。換句話說,這些平時僅知農作的純樸佃農,將走上都市,爭取法院判他們擁有繼續耕作的權力!

巴伯認為,就算政府給了糖果說新建的住宅可以分一部份給佃農們,但是,到時候地價上漲,農民反而買都買不起。「我們還能作什麼呢?國家怎麼可以輕易地放棄農業呢?」聆聽的人紛紛表示同感。於是,我們參與國際工作坊的「客人們」開始分享我們自己的經驗。包括斯里蘭卡的農民運動、印度的農民運動、韓國的學生運動、日本的農產直銷計畫、以及臺灣的反水庫運動。看著在集會處草寮內懸掛的各種海報,就跟巴伯所說的一樣,農業正是一國之本,犧牲農業的國家以後將面臨無可挽救的局面。

「農業帶來的利益將是自由、和平,與財富」!SAMAKA的成員秉持著這個信念,正在臺灣南方呂宋島中部的一個山谷平原內為土地與耕作權奮鬥著!

--------------------------------------------------------------------------------
(回覆作者:lanerbox@hotmail.com)


建議延伸閱讀:

Hope's Edge : The Next Diet for a Small Planet
作者:Frances Moore Lappe & Anna Lapp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