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洪馨蘭(本文刊於【農訊】雜誌2009年10月號,「八八水災」特稿)

一次破紀錄的雨量,造成臺灣農業受傷慘重,並直接迫使許多農漁村居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如此龐大密集的雨量,即使最能涵養泥土的大樹,也應「雨」而倒,直到裸露岩盤,一般平原的農業區,也在排水不及的情況下浸泡多日。現在更為爭議的是,原本就「靠天吃飯」的農業聚落,除農田損失之外,堤防橋樑潰斷與山洪爆發,甚至造成了嚴重傷亡,人禍讓天災更具令人恐懼的摧毀力。本文限於篇幅無法就此些爭議進行討論,但就狂雨災難對農村地區造成的摧毀,以及我們能從中學習到什麼與未來的自然共處,提供一些累積自災後工作裡許多朋友寶貴經驗的意見。

本文主要的第一線看法都是來自災後由社區大學體系的同仁們,一步一腳印所整理出來。作為一所校本部在重災區旗山鎮旗尾斷橋旁的社區大學,旗美社大以「農村是一所學校」強調向農村學習、在農村學習,從農村經驗中累積看法與實踐。八八風災後社大同仁與志工朋友,晝夜不停地以數千通的電話,聯繫著重災區內的師生,一通一通地希望確知大家的平安,也在彼此溫暖的問候中,將仍陷交通中斷的他們亟需資源整理出來,透過部落格的即時發佈,盡災區社大平台的棉薄之力。

除了電話之外,同時間社大也透過管道找到熱心的年輕朋友,協助我們到山上或安置點拜訪我們的學員與講師們——針對已被遷下山至安置中心的朋友,瞭解他們對於安置政策的意見以及對回家的渴望,而面對還在山上的友人,則紀錄農損對農戶的影響,聆聽他們在災難中的心情與暫時對未來的打算。

八八災前即以社區大學優秀社團課程「甲仙蔓花生家族」獲得肯定的一群朋友,災後我們的伙伴已數度上山探望他們。從他們的網絡裡,我們知道尚有農產但無法運送下山的農民甚多,但更嚴重的是那些整個農地都不見的農民,現在除了依靠公部門提供些微的農損補償外,得「重頭開始」的現實讓許多奮鬥半輩子以上的農友,難免沮喪失志。是否能在原地從新開始,又牽涉到行水區安全性鑑定等變數,若要遷往他地,整個生活與環境的適應、學童教育、文化傳承等問題,直接挑戰著每一個農村傳承者的神經。

農村生活依附於農業之上。這次的災難對於農村的影響範圍,除了農業直接重損之外,還包括農村裡的文化地景、人文生態、各行各業等,都幾乎到了必須思考「重構」的階段。也因此,當我們思考農村「復活」之路的同時,除了農業問題之外,也必須顧及農村生活體的重建再造。本文嘗試針對不同階段的農村意識與復活之路,提出以下五點淺見,與各位朋友一起腦力激盪:

第一,農業與災難的因果問題不應該簡單被看待。

重災區許多人賴農業為生,不僅面對土地流失、甚至已被移出安置的收災戶中多數也是務農。「農業」與這場風災的關係,有很多媒體都指向水土保持不力、甚至農業是水土保持的殺手。我們認為,這之間的關係仍有待更多的鑑定,包括破紀錄的雨量它摧毀的是否只是農墾區、過去水土保持的技術在面對這樣的雨量之下是否有效、誰才是水土破壞的真兇等問題。假如以上沒有被釐清確認,許多在山上進行種植生業的原住民族,就在一波波的遷村輿論中被冠以破壞水土的污名。水土保持並非一人可及,水土破壞也有財團或錯誤的政策成了背後黑手。也因此,民間對於應該負起水土保育工作的水保局「不務正業」地到處辦理農村再生條例說明會,而不認真去做水保工作,感到非常不解。

第二,農村復活首要之務仍是面對並盡快解決目前農村人口的「失業」困境。

目前需要集結農村各界的力量,協助監督行政院重建政策的內容、擬定與執行。這之中包括補助方案應設更多專案,針對情況特殊的農友給予較寬鬆的補助項目。未來在中繼安置的過程中,原本依靠農耕為生的山區住民,要充分考慮到維持他們的技術與習性,因為那是他們「文化」的物質基礎載體;另外,如何讓選擇留在原居地的農友,也能盡快地恢復小規模耕作,以避免錯誤的土地或安置政策使讓這些擁有讓臺灣傲視世界的農耕技術與農民,在災難之後別無選擇地成了「農民工」。在農村中生活的還有其它的行業,災難之後也正在面臨山區農村整體經濟的瓦解危機,一些聚集經濟的農村商圈一旦消逝,隨之而來的資本撤離、工作機會減少,農村人口再度移出的可能性大增。我們必須思考:是否有些農村會被選擇性地廢棄?人在大自然前應更為謙卑,但如何也照顧到弱勢農村的生命、居住、就業等基本人權,這在農村復活之路上,我們需要更多的討論。

第三,進入「災難社會」,農村復活之路必須培養新的農村「體質」來面對。

地球暖化的生態危機直接挑戰靠天吃飯的農業,而務農成了高風險的行業。從全球災難發生的頻率逐漸升高的現況來看,「災難」將變成常態。這除了表示災難將越來越多,也意謂著我們目前身處的每一個時間點,都是夾在兩個災難之間——同時要解決上一個災難留下來的問題與為下一場可能的災難作準備。農業社會不再是變遷相對緩慢的前現代社會,它已被捲入風險與災難社會之中。因此,農村復活之路我們必須引入風險概念,培養農村更為自主、更具災難風險防治的知識與能力。像這次農保投保者在第一時間無法參加以工代賑,必須改投勞保才行,這樣短暫救濟型的方案,農保部門如何因應且有所研擬,又例如農產品是否也可在農保或產物保險概念範疇之中,而不是每次都依賴特別災害補助,以保障災害區域劃分等級不同而形成的不均等補償方案;這些都是農村復活之路面對「災難社會」到來,各界可針對農村體質改善、提升免疫力的重點。

第四,友善土地的農耕文化讓水土保持與農村復活雙嬴。

雖說嚴重的天災是不具「選擇性」的,不管哪一種種作方式都照淹、照沖、照旱不誤,但我們仍然相信,我們別無選擇——友善土地的農耕文化是回應全球生態危機與緩和災難發生的唯一道路。傳統的慣習農法除了農藥化肥對土地及飲食鏈造成健康上的危害之外,更重要的是精耕細作或單一商品作物的農耕型態,讓農業與農村的「風險」,變得更為劇烈與難以承受。災後曾聽聞有人提議面對災難逐漸頻繁之際,或可鼓勵農民改種耐旱的旱稻或耐浸的果蔬,這或許確實具有風險社會的概念在其中,但我們希望未來的復活之路除了耕作品項選擇之外,更要讓農友在轉型或轉作的同時,也逐漸改採友善耕作方式,並且在仔細評估退耕還河、退耕還林意見的同時,找尋與農耕文化、社群傳統之間該有的平衡點。我們必須有智慧地別再讓養育人類生命、立國根本的農業,承擔環境破壞的污名。

第五,農村復活之路的過程應包括農村生活地方知識的傳承與再造。

這一次風災中,高雄縣茂林鄉的三個原住民部落相較起來幾乎沒有太大損傷;災情大多集中在對外主要道路柔腸寸斷與斷電斷訊斷油等問題。當地居民依靠傳統的吊橋及沿著祖先行走的舊步道,駝背補給完成了許多資源運送的艱鉅任務。這些都是農村生活中的地方知識,包括在「文明」到不了的時候,就會發現「文化」的重要性,那些刻在腦海中的古道地圖、烙在身體記憶裡的勞動本事,在部落就是「獵人文化」的重要一環。傳統的地方知識累積自過去先民面對天災的應變方式,雖然,面對現在災難越來越頻繁、強度越來越大的災難社會時代,過去的地方知識是否仍能適用恐怕有些爭議,但我們相信新的災難意識與防制,仍然要很大部分地取藉自老祖宗看天、識天、敬天的地方知識。往後,我們應更積極地將傳統的地方知識挖掘、紀錄、演習、檢視其效度,而後再造出屬於當代的災難學。

           ※

歷史必然告訴了我們一些東西,但我們總是很快遺忘。災難,是讓人心痛的時刻,也絕對應該是另一次學習機制的啟動。如何讓社會不要(那麼快)忘記教訓,如何讓農村重建之路,不是僅僅地重建過去,而更能在重建過程中解決過去災難發生前就已經存在、但沒能面對的問題,農村復活之路,我們應該要創造在災難社會下的新農村思維。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