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工讀與實習〕‧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旗美社大城鄉交流專員林怡伶(小妹)在去年年底時到大陸四川實習四十天,其中參加了八天的自我覺察工作坊、也拜訪了農家、體驗社區協力農業,最後分享了一些心裡感受,並拉回自己的工作場域。豐富的實習之旅、以及小妹生動的文字敘述,值得大家一看再看!

文∣林怡伶(旗美社大城鄉交流專員)

2011/11/26,晚:匆匆做完工作交接,趕緊回家繼續整理行李。隔天中午的飛機到廣州,將有四十天的未知等著我的到來。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暑假原本打算去北部工作,但姐姐有跟我提到旗美社大這個暑假有徵工讀生,問我要不要去。原本是抱著嚐試的態度去面試,也沒有特別想要去打工的念頭,因為離家也近,姐姐也建議能藉著這次的打工,看我能不能對自己家鄉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多接觸人群。社區這一塊是我從未接觸過的,對我來說社區營造、
社區產業是非常陌生的名詞,在職前訓練之後,才開始對社區產業有了初步認識。

在我的認知裡,美濃是個標準的農村,在開始進行產業調查後,所謂的社區產業是很多元化的,諸如農業、養殖業、傳統手工藝。工讀期間去拜訪了溝坪的農民王宗敬先生,寶來窯陶藝家的李懷錦先生,養殖白蝦的陳豐元先生、旗山米粉工廠,藉由紀錄、觀察也了解了很多正在沒落中的社區產業,其中蠻讓我訝異的是有這麼多的人在推動社區產業。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蕭賜運

早期一般家庭有客人來訪,主人常會準備一桌豐盛的佳餚,其中少不了一盤炒米粉。這道香噴噴的美食,即使逢年過節也不見得有,總是伴隨著「重要客人」,小孩們才得以品嚐,也因此對它那特殊的香味,許多人至今仍深深懷念。米粉是傳統的小吃,很多人都有吃過,但未必知道米粉是怎麼製造出來的,位於旗山老街的「米粉工廠」,是我們這次所要進行拜訪的地方,

進入工廠時,一陣陣的煙霧伴隨一股濃濃的米粉味,在熱氣沸騰的攪拌機旁,老闆開始為我們解說米粉的製造過程,米粉的製作過程是以在來米、小麥澱粉、玉米粉漿加熱水經攪拌機,反覆攪拌均勻後,一塊塊放進米粉筒重壓,擠成細絲盤放於鐵架上再用蒸氣爐蒸熟,蒸熟的時間大約是一個小時。我們發現在這裡,蒸氣爐的效用不僅僅只是蒸米粉,它還能順便蒸煮老闆他們的午餐、甜點,蒸氣爐上還放了龍眼,在等待米粉蒸熟的過程中,老闆娘拿出以前的一些舊照片跟我們分享,老闆娘說以前的工廠是在旗山博愛醫院旁,但因政府徵收土地,才遷到現在這個地方,還分享了一些很多從前的故事。在蒸熟之後,剛蒸出來的米粉,要拿刀子把這些米粉切成一段一段的。之後要馬上把米粉搓揉開來,不然會黏在一起,老闆製作的米粉大部分都是濕米粉,乾米粉反而少。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蕭賜運
頂著七月天熾熱的太陽,今天要拜訪的對象是在美濃從事白蝦養殖的 「陳豐元」先生。

白蝦種類繁多,但台灣所稱之白蝦是指南美白對蝦為主,其為雜食性,是一種高密度養殖,活動範圍大概在中、底層水,適合鹹水養殖,白蝦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很高,但飼養時仍須注意寒害、病毒侵襲等問題。白蝦之蝦病問題,例如:白蝦經陶拉病毒急性感染後死亡率極高,通常是「ㄧ死就全部死」,死亡之後的白蝦是沉在水底的,也不容易發現,病毒的防治是極為困難的。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凡箐
第一屆大專暑期社區產業工讀計畫,我同學有參加,她說她在她們社區她看見許多她以前不知道、無法體驗的事,和一般打工截然不同,因此我等待第二屆此計劃的到來,我也想像她一樣在社區竄來竄去,認識社區,了解社區,甚至用小小的力量幫忙社區。

工讀期間有一半時間是在旗美社區大學工作,在那裡關心的範圍不只有旗山,而範圍是有旗美九鄉鎮那麼大,在這裡我看見的不只有著名的香蕉,我還看見陶藝家、手工米粉夫婦、養殖白蝦叔叔們、背後默默關心此社區的人等等的辛勞。旗美地區的產業可以說是以農業為大宗,有機農業已小有成就,美濃有機米口碑相傳廣受歡迎,有機蔬菜更是搶手,另外還有以自然農法所種植出來的茶葉等等,這些標榜健康的產業都是我接觸社區才得知的,我也發現這些有機作物大部分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證明了社區團結力量大;而我也相信,此地還有許多產業正在努力改良、創造,呈現最好給大家看。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郭凡箐
市場到處可見販售白蝦,但親眼目睹抓白蝦的過程還是第一次,此回拜訪養殖白蝦的對象是美濃陳豐元大哥。

出發前已先得知抓白蝦的時間大概在下午四、五點才開始,陪著太陽下山之餘,我與另一位工作人員-賜運也抵達了養蝦池,眼前所見的蝦池算是比較大的,約有零點四公頃左右,約有二十八萬隻白蝦,屬高密度養殖,動用了將近十人左右的人力,這些人力是由朋友、同業、家人而組成的,他們有種「分工」的默契,誰家要進行抓蝦動作,就去誰家幫忙。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郭凡箐

原來,旗山有這樣難得一見的產業。一進製作米粉的地方,可以聽見機器的吵雜聲,感受到溫度正在上升。眼前即是口語相傳小有名氣的「米粉夫婦」,旁邊有位默默工作的年輕女孩,阿姨說那是剛好暑假來打工的工讀生,平日其實只有他們夫妻倆在工作而已。

現場有一台攪拌機器,一台做米粉的機器,叔叔介紹著這兩台分了四個會讓米粉Q的階段;先將原料從美國進口的在來米、玉米粉、小麥以一定比例配合軟水蹈入攪拌器中攪拌到半熟,出來的米粉團在重新置入機器中,此動作是要讓米粉更Q,第二次出來的米粉團放入另台專門做米粉的機器,又經過兩次會讓米粉Q的階段後,阿姨在出口處裝上一個厚重的鐵網(它有分大小不同的洞,出來的米粉粗細會不同),在旁準備了要接米粉的鐵網和切米粉的大剪刀,之後再將米粉送入蒸汽爐,他們說要蒸一個小時又二十分才會熟,我發現他們會將水、米、紅豆湯等順便放進去蒸,而在旁的火爐上方會放龍眼,利用熱烘乾龍眼,真是一舉兩得。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凡箐
在旗美社區大學副主任的帶領下,兩位工讀生及一位實習生在短短時間內造訪了寶來三個地方。
其實這次主要的拜訪對象是寶來的李懷錦先生。在前往的途中,順道繞到桃源鄉瑜珈班的班代黃靜華小姐家,黃小姐本身是平地人,她先生是布農族的原住民,她說這姻緣是神所賜予的;她們家是民宿,當我一踏進門,給我的感覺都是特別的,每間房間都有特別的名稱,也擺放自己做的手工飾品,不過有些飾品例外,黃小姐說:「那是自己買來裝飾的啦!」;二樓外面是烤肉區,很罕見人這種做法,烤肉區設在樓上,她說這樣可以看風景,也比較不會吵到左右鄰居,房子外面有一座樓梯,那是為了客人能夠不用擔心吵到別人,可自由上下來去所設的樓梯,由此可看出她們對客人的用心;大致上逛完民宿後,黃小姐請我們到客廳吃水果,在客廳裡可以看見手工物品,如手工皮雕、手工編織包等等,坐的是未上漆的木頭椅子,向窗外放眼望去也沒有擾人的鐵窗,我好奇的問不怕小偷嗎?黃小姐幽默的回:「往哪跑?!很快就被抓到啦!」,這裡的環境如此的自然,她們的生活如此的簡單,水是山上天然水,至今也用木柴燒水,這種生活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
告別黃小姐的家,輕快的腳步踏上陶藝家-李懷錦先生的工作室,李先生一邊帶我們參觀,一邊介紹他的工作,他的陶器品主要是以柴燒的方式來製作,陶土是外國進口的,柴是從屏東、旗山運送來的,一個窯可以燒出很多作品,通常是累積一窯的陶瓷模型數量後,再一起放入窯燒,放進去後要用耐火磚封口,他說柴燒要分兩次燒,素燒要以八百到九百度來燒,固定它的型,上釉才不會失敗,柴燒在高溫時,作品是要靠經驗的,那是沒辦法控制的,至於顏色就要看燒的時間及落灰覆蓋的程度,用火催化帶動蒸氣化鈉鹽附著陶胚表面,每一具作品都是充滿驚奇的,都是獨一無二的。
李先生請我們喝他泡的茶之餘,說了幾段故事與我們分享,他是在民國八十三年左右從台北烏來南下寶來,離開的主要原因是搬家問題,他說在民國八十三年的景氣是好的,民國八十三年以後景氣漸漸下滑,對於一直租屋而居的李先生而言,難免會受到影響;大概在民國七十四年,算是李先生專業做陶的開端,他本身是學美工,加上自己有興趣,畢業後就到工廠做陶器,工廠從雕塑(陶瓷模型)、開模子到大量製作,外銷很蓬勃;之後當兵,遇到陶瓷工廠的副廠長,退伍後就去那邊幫忙,老闆要降低成本,若要降低成本是必得偷工減料,他自己做到很沒意思;某次看展覽中遇見劉良祐先生,因劉先生接了系主任的職位,於是將工作地方讓給李先生去運用,李先生在那待了一年的時間,這一年中,他完全是實驗性創作,所以一個作品也沒完成;李先生第一個工作室是在北投,因經濟問題將手中得意作品(缸)賣出,卻只賣四千元,自己覺得比擺地攤還不如,之後作品都做便宜的,那段期間不再創作;因某個因緣下,他教導小孩做陶器,小孩子所做出的陶土包空氣,厚薄不一,李先生在燒的過程格外小心,原本只要花十小時就可完成的工作,他卻花了二十三小時來完成,小孩子的純真、不做作的作品感動了他;在那教了兩年,自己覺得在那作品展覽不易,陶器作品與外界斷絕,就出來成立工作室,之後的作品風格與以前大不同,還被誤認為出家人做的作品,自己頓悟的原因是,剛開始是寫實、精緻的,之後是隨性、不修飾的。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凡箐
這是工讀期間以來的第一場讀書會,爲我們講解的是洪馨蘭小姐,大家都稱她叫阿蘭妹。
洪小姐先提及她進入美濃的原因及介紹了她的背景,這其中她有提到我還滿感興趣的話題,她說之前到過原住民居住的地方,那落後的地方,房子竟然是「樓仔厝」,經過了解,那背後金錢的來源,原來是他們有許多性工作者,這個答案真的是有震驚到我,很多地方上的事情,真的是要去體驗、體會、了解才會明白。
洪小姐本身是個喜歡紀錄的人,膠水、小刀、紀錄本是她必備的工具;她秀出一些自己生平(大概從高二至今)的紀錄本,編號從1到N,隨便一翻,似乎可以感受到紀錄本的生命力,尚未黏貼的資料也忍不住探頭飛出;她的紀錄本是屬於第一手資料,資料不算是整理過的,因此她強調紀錄本封面的版子最好是硬殼的,看起來除了有質感、易保存外,還可以隨時隨地墊著寫資料, 方便做出「隨手筆記」、「累積材料」的動作。
接下來洪小姐分享了她的訪談經驗,訪談前自己應該先做功課,自己也可以擬定一些要問的題目,除此之外,應該先以聊天方式讓受訪者進入狀況,在毫無紀錄工具下做訪問,這樣可以避免受訪者說話有所猶豫,畢竟人是有防禦之心,受訪者看你在那邊拍、紀錄,難免會有所保留,所以若以聊天方式開始進行,這樣的紀錄會比較完整;另外,也不要只是不停的寫、不停的紀錄,應該把自己放空,融入受訪者的生活裡,採訪者感受才會深;訪問完後,洪小姐有個習慣,我覺得還滿值得效法的,就是她會在拜訪完後留下對方的電話,以備自己往後有所需要,走出門外後,轉身紀錄對方門牌地址,順便紀錄自己曾經到過的足跡。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賜運
7/11,工讀的第一場讀書會,指導老師是洪馨蘭碩士,大家都稱他做「阿蘭妹」。

起先,阿蘭妹先做了自我介紹,如何從台北那個大都市到高雄的小鄉村。從小阿蘭妹便是在台北出生、長大,在寫碩士論文時,來到了美濃,也在美濃這個地方認識了他的另一半,我們的張正揚副主任。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賜運
在六龜鄉寶來社區裡,有位「外來客」,這名詞套用在他身上,有種奇妙的感覺,他就是「李懷錦」,是全台十大經典窯燒的陶藝藝術家之一,同時也是寶來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

李懷錦老師創作的陶器,以「柴燒」最知名。柴燒的陶藝品與一般的電窯、瓦斯窯最大的差別於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在胚體上產生自然落灰的現象,經常時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使陶器的質感及色澤變化多端,散發出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7月10日是來社大工作的第一天,這回與以往「來去社大走走聊聊」
的心境極為不同. 雖然離開校園已多年,似乎除了教書之外沒幹過別的
事, 對NGO也是第一次深入接觸,心情上是既興奮又惶恐.

7月12日「一起來種稻吧!」這對一般人來說是極為新鮮的事,心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