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在2月16日這天,美濃共有兩所學校同時舉辦插秧活動,一所是上一篇介紹的福安國小,另一所就是龍肚國小。社大工作人員因此分成兩批參與,由依禪和晉維去福安,小妹、津君和啟嬋到龍肚,這篇《龍肚插秧記》便是啟嬋在參與插秧後的分享與紀錄。

文│薛啟嬋





      看過很多遍《穀子•穀子》。今天,恰逢故事的發生地龍肚國小舉辦新一年的插秧活動,於是起了個大早,想去現場一探。
 
      龍肚國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大正九年(民國九年)創設的美濃公學校龍肚分校,距今有九十年歷史。學校三面環山,環境優美。更特別的是,校園內還有特設的生態教學園區。 

      早上八點,四、五年級的學生在校園集合,聽老師介紹插秧要點,然後開始綁頭巾、脫鞋、挽褲腿,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這是龍肚國小第七年的學童種稻活動。每年春天,都會有兩個年級的學生參與到種稻活動中來,孩子們從插秧開始,會一直陪伴這些稻子到成熟、收割,之後將會在學校舉辦一次米食製作和品嘗活動,慶祝和分享收穫。種稻的收成,一部分會成為全校師生的午餐米,一部分會用來義賣,義賣的錢將用來支持參與種稻的學生做畢業旅行。 

      經過拜伯公、領導講話、客家舞蹈表演等環節,插秧活動正式開場。今年的種稻主題是“金穗童年”,旨在通過種稻在孩子們的童年裏留下金色的印象。 



      孩子們陸陸續續下到田裏,有人一踩到軟軟的泥土就開始尖叫,有人插的一撮秧苗太多,有人插得太深,有人朝前走著插,有人後退著插,旁邊不時有老師、家長在指導提醒,熱鬧得不得了。一會兒,幼稚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隊來到了田邊,觀摩大哥哥大姐姐們的勞動,表情裏充滿了不解與疑惑,這些哥哥姐姐究竟是在做什麼呢?田裏的歡聲笑語與田埂邊的靜默觀察相映成趣。 



      看過之後,也挽起褲腿,決定下去試一把。這也是我的第一次插秧呢。下田之後發現,困難的不是插秧,困難的是與小朋友一起插秧。小孩子在田裏當然不會安分,不是他們互扔的“炮彈”落在我身邊濺起泥水,就是有人跑來突然抓住我要做擋「炮彈」的靠山;不是他們踩著了我剛插的秧苗,就是混亂了我的插秧隊列;更有甚者,跑來一把搶過我手裏待插的一整塊秧苗,全部把它按進土裏,或是在我身邊密集且大撮地亂插一氣。這時,才體會到黃鴻松老師所說的:「種稻,小孩子很好玩,老師們很辛苦。」因為孩子的天性讓他們不會把插秧當著一板一眼嚴肅認真的勞動,而是一個新鮮的體驗和嬉戲玩耍的機會。只是大人們,在讓孩子自在體驗之後,就要好好去做善後工作了。 

     不管怎樣,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勞作之後,原本光光的田裏終於佈滿了綠色的秧苗。生命,就此開始紮根。
 
      雖然龍肚國小位於農村,在政府的定義裏,還算偏遠小校了。但是因為臺灣農村基本已實現機械化耕作,所以就算有些孩子的家裏還在種稻,也不大可能有機會親手插秧。於是對孩子們來說,這樣的體驗就成了很獨特的內容。我們不可以預知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的這顆種子最終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甚至也不確認種子是否已埋在了孩子心裏,但並不需要因此而放棄播種和耕耘,事實上,這個過程本身就很重要。在龍肚國小的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去表述種稻的緣起:“全台的農村受到都市化、機械化的影響,尤其西洋速食大舉攻台,現今的兒童不只不知農人種植稻米的艱辛歷程,更有舍米食取速食的趨勢。因此在農委會農糧署的策劃下,借著本校前人留下的豐富資源,加上本校有一群熱心客家文化傳承、熱衷鄉土教育實踐、宣揚勞動價值的老師及理念相近的家長。於是醞釀出這門具有地方特色的『稻作體驗』課程,呼應本地的歷史文化,以實際和土地接觸,讓學童體驗到土地的價值和多元的學習樂趣。”其實不只孩子,老師也覺得參與的過程對自己是一種有益的體驗和學習。 

      現在的龍肚國小,春天種稻,秋天種菜,孩子們總有機會與土地去作親密的互動。 

      黃鴻松老師說:“教育如果離開它的母體,就會變成一致性。如果我們的學校拿掉客家、農業,那就跟都市的學校沒什麼區別。而這客家、農業,就是我們的母體。”所以龍肚國小除了種稻的農事體驗之外,還有暑假的客家文化生態營,融入農村及社區生活題材的運動會,幫助孩子認識美濃、接近自然的遠足(現在臺灣的很多學校遠足都是去遊樂園了)等等。
在龍肚國小的網站上看到一份關於遠足的「菜單」: 

本校根據各年級的學習領域及學童體力,設計不同的『遠足』路線。
『家鄉之美』---爬學校後山,眺望龍肚莊;
『神話之旅』—拜訪龍肚的傳奇人物--老虎嬤的竹扶人壇;
『手工藝之美』---參觀社區家長的斗笠、棉被製作;
『建築之美』—伙房與伯公的建築賞析;
『生態之美』---茶頂山生態踏查;
『森林與文學對話』—鍾理和文學欣賞與黃蝶翠穀嬉戲;
『尋根之旅』---獅山大圳左岸行、美濃老街漫步…..;
捨棄遊覽車的長途跋涉,鄉土之美,近在咫尺。走出校園,讓孩子用雙腳踩在家鄉的土地,原來鄉土是一間生態大教室。


      真是精心設計且豐富多彩的大餐。原來只要用心,身邊處處皆素材,活動中自會有深意。就像龍肚國小的農村運動會,將背谷包、挑水、分揀五穀這類有農村意象的內容引入。孩子們在愉快比賽的同時,也在建立起對農事和日常生活的認同感,去發現,原來,競賽的能力,也可以由生活裏習來,能力的發展和建立,可以指向不同的面向。 

      除了這些特定的活動,學校也注重如何將特色貫穿在孩子們日常的學習裏。 

      受國語一統政策的影響,客家人的母語能力逐漸減弱,現在的客家孩子,很多在學校都不會用客家話交流,甚至是客家的老師,在學校也很難習慣用客家話去跟學生對話。為了傳承客家語言,每天早上校園裏會播放客家音樂,老師們會去收集客家諺語,帶回來供學生學習,每兩個禮拜還會有一天客家日。雖然鴻松老師謙虛地說這些效果都還不理想,不過,教育並不是一個立竿見影地期待改變的事情,我想這種氛圍的孕育,終會在孩子們心中形塑出另一種文化。 

      吃過午飯,幾位老師圍坐在一起交流,討論的話題由要不要在稻田裏養鴨子開始。養鴨子是為了功能性地除蟲,還是作為陪伴孩子成長,具有生命教育涵義的過程?接著談到學習的主體是誰,老師與孩子兩種思考立場的差異。再到種稻的過程裏,如何賦予生態教育的內涵,而不讓年復一年的活動變成完成任務的習慣? 

      他們認真探究的神情讓我印象深刻。固然,這世上不可能有完美的教學實踐,但可以有不斷探索其本質,不斷反思、突破和超越的心。 



      在龍肚國小,在這些老師和孩子們身上,我看到了如同秧苗一樣,由泥土中生長出來的生命力。 


P.S. 收到《穀子•穀子》的拍攝者,龍肚國小的二馬老師傳來的資料,附上兩部關於龍肚國小種稻的片子位址在這裡,有興趣的可以一看。不知國內是否有遮罩? 

《穀子•穀子》深度報導與影片欣賞﹝網頁最下方﹞:
http://www.au-mag.org.tw/index.php/component/content/article/5-people/43-2008-12-24-16-29-52 

《鴨子‧鴨子》影片欣賞:http://www.youtube.com/watch?v=lmPv6NgbQ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