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離開辦公室時,西邊的烏雲正往旗美高中方向湧來,空氣中是即將下雨的味道,屬於夏天、帶著溫熱、潮濕的熟悉。搭上五點的客運,許多放學的國高中學生,將車上所有位置都坐滿了,雖然已經習慣開車往返城市鄉村,但是偶爾還是很想念坐車的熱鬧,一方面感受通車族的尋常生活,另外也複習一下一路上因為國道開通後不太有機會經過的小村莊。

上禮拜飽受塞車之苦,差點遲到,今天卻提早到了。金玉主任今天將參與課程討論,她希望能利用最後兩堂課與學員們討論是否組一個「從廚房看天下」的讀書會,新興社大的工作人員為了進入共同購買的脈絡,以及籌備十月份青松來的活動,利用行政會議前一小時開始細讀「從廚房看天下」,看來工作人員的學習風氣已逐漸蔓延開來。

第一次把桌子圍成了圈,營造一個平等對話的狀態,上週其實讓人很焦慮,或許是介紹的不好,或許是離現實太遠一些,有些學員似乎不太感興趣,與友人討論過,這週決定回到「需求」、「興趣」的原點,再找出從想推動的理念與現實的情況之間的連結性。經過了十堂課,也歷經了兩次戶外教學,學員從中經驗到了什麼?是本節課討論的重點。

個性樂觀、積極的班代-明玓,是學員聯繫、班級運作的核心人物,表達自己在課堂中得到了觀念的改變,去年參與了美濃音樂祭,更認識了美濃的內在質地,鴻松的課程讓她再次深刻感受到「地方認同以及實踐」,這是在都市很難找到的,而且在實際的生活中很難與農民有所接觸,只會認識菜販,一次次戶外教學讓大家與當地居民有了連結,是重要的過程。

王金晃分享了自己如何從農改場敏莉這裡得到資訊尋找地瓜苗,以及種植過程中的體驗;嘉義農專畢業、後來到合作金庫上班、五十多歲即退休的林豪朗分享了自己過去所學的種植知識,在這裡開始了熱烈的討論,關於如何種好作物...許多學員們不甘只是課堂聽課、觀念轉變,更希望化為行動,真正的去種一塊地,因而「有機農耕自主性社團」就從這裡冒了出來!推薦林豪朗擔任社長,王金晃提供土地,下週來討論施行細則。

林豪朗在銀行上班時手中進出的鈔票都是以千萬計,感覺人最後還是需要回到「價值」面來思考,價值觀將決定你如何做,課程中他最感收穫的是戶外教學,尤其內門參訪中看到琬淋這對年輕夫婦能留在農村繼續農業,讓他特別感動。

在醫院上班的貞如,總是與病人接觸,常感覺健康的人都要生病起來,她非常想要種菜,種植帶給她很多樂趣,美濃的參訪讓她感覺有機這條路很長遠,因為農田裡的生態似乎還沒有活潑起來...

生態志工、旗津解說員、專職導遊工作的洪素珠以為,最大的收穫在於戶外教學,與當地居民的接觸是很親切的,以專業眼光來看,琬淋的解說雖有努力空間,但對於「在地人說自己的的故事」特別感動,先生經營火鶴,琬淋活潑可愛、在社大找到發揮的空間,是活絡地方最棒的參與方式。經常帶國外旅遊,這些年反省到忽略了台灣本身的特色,「人應該要回到原點思考」,台灣其實很棒,但很多需要經營的地方是在於「人」。上過這個課,讓她感受到生態的想法與農業的想法是有所衝突的,以生態的眼光,你會去欣賞各種蟲子,但是人還是要吃,因此農業必須把這些蟲子殺死,她反省過去的自己一昧主張生態,而忽略了生態中「人」的角色。

譚巧生特別的農村經驗則發生在秋香姐家,當秋香姐說蕃茄可以採,她驚訝的發現蕃茄是有「毛」的,不像市場上那樣的「光滑」,發現自己就像「兒時的點點滴滴」裡頭的女主角,到農村裡頭發現了生命的震盪,原本一直吵著先生要到農村買地,經驗過這些後,才發現過去真的只是過於浪漫的白日夢。

誤打誤撞選修該課的蔡玉媐說自己還是離不開對於都市的依賴,但因為課程的洗禮,有了想到農村生活的念頭,並且「現在覺得土地是有生命的,以前不這麼想...」,對於高傑所介紹的綠建築,收獲最多,希望以後也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蓋房子。

因為在別處選修踢蹋舞,每堂課總是遲到一小時,但從不缺席的王鴻興,出身於台南北門漁村,想體驗不同的感覺來選修該課,對於美濃有機參訪的互動、兒時的點點滴滴所帶出的意涵等印象最深,從不懂到懂得欣賞農村景觀,希望有機在農村能發展得更好。

最後,還是不能免俗的,我感謝大家帶給自己同樣豐富的學習,也期待旗美社大與新興社大的合作平台希望能帶給更多人多元的學習經驗,將這份生命感動分享給更多人。金玉接下我的話,在課堂中坐了一整個晚上,她與每個人一樣都還是精神奕奕,因為從大家的發言中,她感受到,學員自己與他人、與土地的互動是那樣美好,因此鼓勵大家以更積極的行動,將這些美好的體驗「生活出來」。是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革命、一種創造。接下來,課程結束後將由金玉帶大家進入「從廚房看天下」的讀書討論,她期待大家發展自主性社團,從中將會發現透過自主建立了更多人際網絡,學習從自主的那一刻起「無時無刻無處不可學」。並且希望旗美社大能繼續開理念的初階課程,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這門對我而言是一段漫長的課程經驗,邊上邊修動課程,常常要接受變動以及調整,以及沒能讓大家進入實作的焦慮,經常嚴苛的考驗著我的耐心與解決能力,課程簡直與一開始的設計差異很大,真要感謝學員們的體諒,並未對此有太多抱怨...本想趁著沒收到開課邀請而停掉,但現在已經不是個人的事了,要做,還是認真點,玩得專業一點,轉念想想,還是繼續下去吧!站在農村社大工作人員的角度,累積、擴大、轉化都市居民的支持是必要的面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旗美社大 的頭像
    旗美社大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