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三月六日,新興社大「農村與農業學習」開課。
「我有一個8歲與10歲的小孩,我告訴他們爸爸40歲要去種菜。」三十多歲的楊大哥說到此處,壓抑不住的激動心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不能自己。微冷的空氣中被靜默包圍,大家全神貫注,靜靜地聽著這個男人想歸農的心情。「我也曾經在新竹工作,別看那些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新貴,外表光鮮亮麗,背後是多少青春、心血的付出?」他說話平緩而字句深刻,在每個段落都會停下看看筆記本,「我祖父是從台南搬來高雄,打拚買了一塊地,卻不希望我爸爸種田....」「有一天我到奮起湖,看到一個年紀與我差不多的男人,拿著鋤頭竟境地在耕種,我心裡想他多麼幸福!在風景這麼美的地方,能全神貫注、安靜的作自己想作的事。」於是就在這裡提到40歲要辭掉工作歸農,眼淚掉了下來。
「這不是最後一堂課才會發生的事嗎?怎麼第一堂就發生了?」淑華驚訝地問。
這些學員的生命經驗不容小覷,十五位裡頭,有四位舊學員,也是有機生活農耕社的社員們,分享上課與社團的心得。之後是新學員自我一一的介紹,這些學員分別是:經營茶葉買賣27年、曾參與農委會園丁計畫第四期的林大哥,他希望學習種植有機蔬菜。第二位陳先生值知天命之年,旗山人,家族於美濃黃蝶谷有地,工作是小麥研究已經20年,經常出差國外。第三位從事有機食品事業,於杉林月美有地六分,多拿來種樹,櫸木、肖楠、土肉桂等等。有兩位是主婦聯盟的會員,一位是因隨時面臨沒工可作的危機而希望轉業的大哥;有兩位提到打電話到辦公室問如何參加「有機生活農耕社」,因為必需參加「農村農業學習」而來選課。
在楊大哥哽咽地陳述完故事後,最後是一位太太,已屆耳順之年,退休已五年,她說從就讀高女開始到結婚、工作,一生沒離開過五福一路到五福四路,因丈夫在麻豆老家有地,兩夫婦也享受著退休後的耕種生活,但六十歲才拿鋤頭,很辛苦。「我每天都在奇摩的知識網站上問問題,玩得不亦樂呼!我跟兒子說四十歲就可以規劃退休生活,五十歲就可以退休。」她安慰楊先生「四十歲並不嫌早。」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都太大了,實在想透過這個領域透透氣。令我不禁想起「半農半X的生活」這本書的許多例子....
旗美與新興社大這門合作的課程已邁入第四學期,前幾期的學員更成立了「有機生活農耕社」,每週末享受勞動後汗水的淋漓盡致與收穫的成就與滿足。
第一堂往往是重要的開始。學習,不僅是課堂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共學」的機制建立,認識同學,課程結束後,因興趣而結合的同學們還能夠繼續交流與自主學習,我希望這堂課能扮演這樣的啟動作用,因此花了整整一個晚上讓大家暢所欲言、互相瞭解。
隨著課程經驗的增加,多的是面對上的篤定。但是每學期面對不同的學員,在現實與理想間一次又一次的安排、調整課程,還是一項不小的壓力。
早上收到嘉信寄來的信,他寫到:
在學校,重修是被當了才需要……
而在人與人、城與鄉、農與非農之間,已有越來越深的裂縫情況下,是不是也該「重修」?
「重修看看就知道!」
我們天真的這麼認為,並且這麼去做了……
是啊!我們天真的就這麼去作了,也不知道種子的發芽率如何,但就算有著不確定性,我們還是這樣行動了。
「我有一個8歲與10歲的小孩,我告訴他們爸爸40歲要去種菜。」三十多歲的楊大哥說到此處,壓抑不住的激動心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不能自己。微冷的空氣中被靜默包圍,大家全神貫注,靜靜地聽著這個男人想歸農的心情。「我也曾經在新竹工作,別看那些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新貴,外表光鮮亮麗,背後是多少青春、心血的付出?」他說話平緩而字句深刻,在每個段落都會停下看看筆記本,「我祖父是從台南搬來高雄,打拚買了一塊地,卻不希望我爸爸種田....」「有一天我到奮起湖,看到一個年紀與我差不多的男人,拿著鋤頭竟境地在耕種,我心裡想他多麼幸福!在風景這麼美的地方,能全神貫注、安靜的作自己想作的事。」於是就在這裡提到40歲要辭掉工作歸農,眼淚掉了下來。
「這不是最後一堂課才會發生的事嗎?怎麼第一堂就發生了?」淑華驚訝地問。
這些學員的生命經驗不容小覷,十五位裡頭,有四位舊學員,也是有機生活農耕社的社員們,分享上課與社團的心得。之後是新學員自我一一的介紹,這些學員分別是:經營茶葉買賣27年、曾參與農委會園丁計畫第四期的林大哥,他希望學習種植有機蔬菜。第二位陳先生值知天命之年,旗山人,家族於美濃黃蝶谷有地,工作是小麥研究已經20年,經常出差國外。第三位從事有機食品事業,於杉林月美有地六分,多拿來種樹,櫸木、肖楠、土肉桂等等。有兩位是主婦聯盟的會員,一位是因隨時面臨沒工可作的危機而希望轉業的大哥;有兩位提到打電話到辦公室問如何參加「有機生活農耕社」,因為必需參加「農村農業學習」而來選課。
在楊大哥哽咽地陳述完故事後,最後是一位太太,已屆耳順之年,退休已五年,她說從就讀高女開始到結婚、工作,一生沒離開過五福一路到五福四路,因丈夫在麻豆老家有地,兩夫婦也享受著退休後的耕種生活,但六十歲才拿鋤頭,很辛苦。「我每天都在奇摩的知識網站上問問題,玩得不亦樂呼!我跟兒子說四十歲就可以規劃退休生活,五十歲就可以退休。」她安慰楊先生「四十歲並不嫌早。」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都太大了,實在想透過這個領域透透氣。令我不禁想起「半農半X的生活」這本書的許多例子....
旗美與新興社大這門合作的課程已邁入第四學期,前幾期的學員更成立了「有機生活農耕社」,每週末享受勞動後汗水的淋漓盡致與收穫的成就與滿足。
第一堂往往是重要的開始。學習,不僅是課堂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共學」的機制建立,認識同學,課程結束後,因興趣而結合的同學們還能夠繼續交流與自主學習,我希望這堂課能扮演這樣的啟動作用,因此花了整整一個晚上讓大家暢所欲言、互相瞭解。
隨著課程經驗的增加,多的是面對上的篤定。但是每學期面對不同的學員,在現實與理想間一次又一次的安排、調整課程,還是一項不小的壓力。
早上收到嘉信寄來的信,他寫到:
在學校,重修是被當了才需要……
而在人與人、城與鄉、農與非農之間,已有越來越深的裂縫情況下,是不是也該「重修」?
「重修看看就知道!」
我們天真的這麼認為,並且這麼去做了……
是啊!我們天真的就這麼去作了,也不知道種子的發芽率如何,但就算有著不確定性,我們還是這樣行動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