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這個交流站將增加有機農友啟尚哥的耕作紀錄。
對於啟尚哥,大家應該是不陌生的,五十多歲的他,在2004年投入有機稻作種植後始終如一,也是社大工作人員在農事上的老師,他總是充滿了學習的動力,樂觀、勤奮。10月21日因為林生祥專輯『種樹』描述的故事人物之一,而接受英國BBC的採訪,他說,種田的其中一個理由是為了讓孩子保留一個回來的機會。這話,讓我想起青松在演講時,總是談起多年前回台中幫阿公牽牛的那條繩子是指引他回鄉種田的重要線索。
位於崙仔頂的稻田,於10月21日上午收割,10月27日請工紮稻稈。伯母已經七十多歲了,啟尚哥常說,現在要請工真的很難,等這一匹七十多歲的婦女走了之後,恐怕已經沒有新的勞動力補充進來了,農田沒有婦女的笑聲將愈來愈寂寞。
因為沒有施用農藥,田裡有滿滿的福菜,收割後,這些福菜或許因為缺乏水分而急著開花,紫色的花朵為秋天增添了一抹豔麗的色彩。
這期的玉米,是啟尚哥自己育的苗,分種在湖美茵及我廣善堂的田裡,昨天才剛去拍照,今天下午即種到了我的田,總共種了四盤480棵,讓我得意的是,平日在田裡笨手笨腳的我,今天終於受到了一點誇獎:你很進入狀況。我學了伯母彎腰種玉米,拿了量尺,一手握鏟子,一手種玉米,就如生產線的資深女工一樣,節奏順暢,很快地就種完了,但到最後,我還是感覺腰很酸,而偷偷地蹲了下來。
啟尚哥位於湖美茵的玉米田。
多買了很多蕃茄苗,送給啟尚哥種在湖美茵,增加作物的多樣性。還分送給協會的鄰居,那幾天把苗放在協會後方,阿伯他們都很關心,心裡面則希望如果種沒完可以送一些給他們,我至少多買了十盤,唉....沉重的成本,拿來作人情,分送給啟尚哥、文錦等人,感謝他們平日對我們的幫助。送完苗隔天,阿伯就拿了割草機幫忙割了協會後方的雜草。
By Owl 無法完全依靠作農維生,啟尚哥還需兼作一點小生意來補充經濟收入,甚麼小生意呢?就是收袋子賣給建築工地裝廢棄物,這也是另我有點心酸的,因為之前啟尚哥這樣兩地跑,常常在奔馳高雄美濃的國道上抑不住疲累而打瞌睡,相當辛苦與危險....我以為他已經沒有做生意了,昨天去拍玉米苗時,發現地上曬滿了袋子,才知道這個情況並未停下來。
- Oct 28 Sat 2006 21:43
【有機農友】啟尚哥的冬季雜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