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與海洋是那樣的寬廣豐富並充滿奧秘,也是生命的根源,從題名就可知道,盧老師想要傳達給我們農漁村文化的意義。
盧老師一共分為六個部分來談,首先,是農漁村的傳統性格。由於受到很強的自然環境生態,與人類不可控制的外來力量限制,使得農漁村的文化,傾向把一切,讓它趨向穩定狀態,這使得即便從都市來的方法很可行,但卻破壞原來的倫理,也就是社會結構,而會引起反撲的力量,變成不可行。
第二部分,盧老師要大家留意農漁村的採集捕撈文化,那是文化的基因,並以越南為例,越南的漁村文化維持得非常好,並且混雜了很多民族的智慧。為了解決經濟問題,我們通常會去調查貿易經濟的農業,如菸葉、茶、米等問題,這些作物是為了貿易,而非朝自給自足的目的。貿易經濟是把台灣的土地當工廠,而這些採集捕撈文化,是人類如何馴化作物的過程,以及如何利用採集野生物,有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豐富的內涵。如果調查農村是為了要調查農村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應該從採集捕撈文化著手才對。
第三部分是農漁村文化跟都市文明的對比。這中間躲著我們常忽略的農業加工相關的工業用地與貿易農業。若以食物鏈來比喻,農漁村是生產食物的,加工業是會去吃葉子的蟲,貿易是螳螂或是青蛙,會去吃蟲,那資本家大概就是像貓頭鷹、狐狸,人是雜食,從上到下通通吃,政治的人在資本家上面,從上吃到下,這裡面有種奇怪的食物鏈。從政客、資本家、進入都市的中產階級到都市邊緣的加工或貿易農業,在農村裡面賴土地維生的小老百姓,他搞不好做農失敗,可是他可以在鄉下養活自己,構成這樣的生態。盧老師是採用這樣的關係,來看整個倫理,在這樣的倫理裡,人會按照階級去改變,每個階級都有其象徵性的場所,譬如縣市政府、總統府是屬於政客,而資本家現在都在營造自己的帝國,蓋自己的紀念碑。
盧老師談到,後來他發現,研究農村文化,必須觀察這樣的倫理,然後企圖去改變這樣的事情。從每一個小細節想去改變它。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雖然今天大家來農村工作坊,但卻是站在都市文明的立場。立場是一個人的出身與安身之所,然而,如果心裡想的,是要去平衡這樣的事情,有社會意識的關係,所以我們希望站在農村的倫理上,這就開始有了轉變,不然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立場去想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但是如果我們能站在集體的倫理上,那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況。而去思考這種倫理學,才比較容易提出長期有效的策略,不然我們會一直用某個立場,然後只是在幫那個立場做事情。那個立場如果不符合那個階級的倫理,雖然你很努力去彰顯那個立場的特色,並且做出很好的成績,但沒有想要架構新的倫理,使得所有的努力與原來的倫理有接合,要推行的事情,很快就會失敗。
第四個是世代作為文化交替的變換性。舉例來說,如果在農漁村裡推有機農業,就會發現,只有少數人獲得這樣的知識,還是動不了。這是因為,整個農漁村的思想跟行動,都會卡在土地權的問題,土地權就是你對自然環境決定與操控權。只是影響個人思考的改變,是改變不了整個情況。
盧老師最近在思考的是,農漁村整個思考其實會隨著一代一代在變換。以他自身為例,在祖父輩、父親一輩,跟他自己這一輩,在想事情的時候,是不一樣的。祖父輩認為,一定要維持傳統的農作,因此為了維持這樣的傳統,務農跟生命哲學是連結的,透過做農,來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怎麼維持那個穩定性,讓社會結構一起來支撐農業是蠻重要的。可是像父親一輩,接受了新的教育,認為時代在進步,一直要努力往前跑、要發明新的方法、要增加農業生產,當祖父輩過世,土地權交到父親一輩,他們會非常強調土地利用,來獲得經濟,有了經濟以後,來換取跟幸福相關的一切。盧老師父親輩,是受上一代這樣教育出來的,但社會告訴他要這樣,而盧老師這一輩受到他父親這樣的教育,社會卻告訴他,要回到祖父輩的概念,剛好是跟他父親是相反的。
在盧老師這一代,經過自己學習、透過跟社會的關係,發現必須要去找出農村的傳統的精神、傳統的價值,會希望有相當多的傳統文化留著,開始去思考新的東西,而子孫,又會怎麼去想這件事情呢,也許他會告訴你,完全不一樣的答案,他會向他的社會學習,向誰靠攏不知道,除非我們去影響社會,想要去影響小孩的話,可能沒有社會影響的大。這樣的討論,可以很複雜,盧老師的經驗,或許跟很多人的經驗對的上,也有很多是例外,只是盧老師在這裡想談的是,思想的轉變不是透過個人的轉變,我們常花很多時間,要改變個人,現在可能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怎麼樣讓世代的教育,是符合我們要的,然後從個人、從家庭,更重要的,從社會,怎麼樣去塑造這樣的東西,而那個社會不是我們塑造給年輕人的,而是年輕人怎麼與我們合同,一起去塑造。
第五個是產業社會結構所攜帶的文化。我們常常做很多事,但是我們並不瞭解那個文化,而只是那個攜帶者。傳統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件事情,但我們就去做這樣的事情,常常也不知道為什麼,也沒有充分理解,但是文化會這樣不自覺地被傳遞下去,也許就這樣被攜帶下去,有一代終會理解,而怎麼樣讓這樣的文化被攜帶下去,就很重要。當世代交替的觀念,跟這個卡在一起的時候,會發現,如果要老一輩去推廣某一個新的產業觀念,還不如讓他變成一個好的攜帶者,找出一個折衝點,能符合那一代價值的折衝點,讓他能很順利的移轉。
第六項是一個新的倫理。盧老師以目前在進行的工作為例,最近他們想開闢一個45公頃的有機農場,透過財團來支撐。作法是先在南科找到一批消費者,對農場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是要把生產有機農業消費者當作目標。因為財團想要透過投資,來重建社會倫理,又不希望跟農民是打對台,會希望透過這樣,來開闢一個比較大的有機市場,他們發現,可以透過團體膳食跟中產階級的消費。預估到2020年,會有四千八百億的薪資,會從南科流出來,等於是一個很大的中產階級消費的量,如果他們採取的食物是有機的食物,有機的東西就可以降低價錢,變得普遍化。
在東南亞地區,有機食品是資產階級在使用,在台灣卻很特殊,台灣的資產階級消費力並沒有那麼厚,反而是中產階級的中上部分,開始有有機的消費,可是那個市場非常小,小到農民不願意投入,於是,盧老師他們,改從公司來推廣,利用團體膳食的集體購買,可以用比較高的價格來跟農民收購,來吸引更多人投入有機農業。向這樣跟財團提出計畫遊說,其實都是在尋求新的倫理,怎麼樣讓資產階級站在他的立場,卻又願意進行倫理的重建。如果台灣的中產階級,他的消費跟農村的期望是符合的,那麼這兩個倫理就會被架構出來,就不必透過補貼的方式,去照顧農民,反而透過正常交易,讓農民去和他做社會的分工。條件就是要引導中產階級的預算,移到這裡面來。
這做起來並不容易,怎麼樣引導中產階級,從受媒體影響的消費,轉為跟農漁村一樣的消費型態,變成關鍵,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中產階級,回到跟他的土地相關。中產階級的構成,跟大家都一樣,從農漁村或是都市的公寓出來,進入到科技工業區,他的底,其實跟農漁村是相同的。如果中產階級的文化在形成的時候,不是由電視或資產家在塑造,而是由農漁村集體來幫他們塑造階級文化,文化,變成兩個階級在交流的東西,而不是彼此有各個的文化,等文化有了隔閡後才來改變。舉例來說,農工階級喝老人茶、中產階級喝咖啡,如果這樣的階級文化已經形成,那麼就會變成農村的人開始在種咖啡、賣咖啡,去滿足中產階級的需要。如果不希望是這樣的話,就必須要從中產階級的文化開始塑造。在一開始形成工業聚落的時候,怎麼樣進到裡面推動文化活動,推動農業生活的活動,讓他們能夠跟土地比較親近,才能促成新的倫理的產生。每個人找到新的倫理的方法都不一樣,在此,盧老師只是先以目前自己在做的事情為例。
除了以上六點外,盧老師提到,還可以透過總體經濟模型的角度去思考,地區的區域經濟型態,也會影響到地區倫理的形成與型態。有些地方是要看鄉村的文化如何重建,有些是都市的文化,要如何去塑造。以北區區域經濟的型態為例,北區有竹科的崛起,挽救了周邊小鄉鎮的經濟,卻摧毀了文化,農村的文化變成符號化,而最近更有到鄉下購地的運動,鄉村將損失其最後的經營權,反映了都市經濟力的擴充。
究竟經濟對文化是摧毀的還是幫助的,就要看倫理是否在共生互利的狀況下架構,如果是扮演著,都市希望有什麼,鄉村就提供什麼的話,那鄉村就會喪失掉自己。盧老師是以「文化基因庫」的概念,去遊說財團,如果讓社區維持高的文化歧異度,有一天會發現,那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商業資源,就商業的立場,財團都該去投資。目前即便政府的國家政策,也都會有讓各地文化均一化的缺點,這是應該避免的,各地的自主性愈多,台灣未來的發展是愈有利,因為保有了大量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什麼時候會用到,雖然不確定,不過卻等於是保有競爭力的象徵。
盧老師最後談到,農村應該先被視為破產,視為崩潰,再重新去盤整,才知道擁有了什麼東西。台灣跟其他國家在比,有很大的不同。台灣的中產階級一直在往下擴大,計算他的經濟力後發現,未來南台灣很大部分會被納為中產階級裡頭去,可是都市愈擴大,可能造成更多人失業,造成很大的社會衝擊。怎麼去填補呢?唯一可行的方法,可能是朝向整個南部都從事有機農業的產業發展,這個條件必須要連農民都是食用有機,價格也要能降低,形成大量中產階級,都是以食用有機,這樣才會擴大市場,讓大量農民進到裡面來。
不過也要小心,大面積栽培,會不會也造成蟲害,走回必須使用農業的路,或者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栽培方式,這可能都需要政府與財團投入資金與研究,來協助技術的發展與解決。另外,在消費的網絡部分,透過收集貨的模式,可以連結許多小的農戶,看怎麼透過合作的模式,去形成一個相當於大面積的農田。這其中還有很多農村工作可以做。
盧老師也提醒,當一些由中產階級構成的保育團體,要進入農村時,必須也要思考倫理的層面,才不會以善意出發,卻造成對農村的剝削。
- Oct 05 Thu 2006 21:03
【專題整理.心得】農漁村是文化的森林與海洋/盧建銘(整理 詹于諄/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