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竹建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文∣許春田(「與可竹藝」負責人)     

    竹子的應用,在先民智慧中,無疑是上帝给生長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最大的恩賜。它在我們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宗教、文化均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竹子從出生為筍供鮮食,亦可製成筍乾以利久放,其莖為竿可以行舟可以造屋可以製作傢俱,剖半可以引水可以為瓦,剖篾可以製藍、簍、籠,其葉其籜可以包食材,其根可以為印,其生命終了所結的果稱為竹實或竹米可以為食,竹管內的竹暯可以止血,將其燒成炭可以除臭、淨水、抗遠紅外線,燒成灰可以改善土壤酸鹼值。竹子的用途真是罄竹難書。如對竹子及用途想要更多認識,可以参閱豐年社出版的竹書或大地出版葉英晉撰寫的好竹連山二書。然而隨著工業的發達,新材料的不斷開發,使我們對竹子的依存度漸漸失去它的地位。然而它依舊生長在我們生活的周遭,隨處可見。不管它以什麼樣的姿態呈現,總是那麼自然、那麼怡然自得,有些許的落寞,甚至有些許的感傷(燒成炭、成灰才受到一絲的重視);曾經如戀人般如膠似漆的朝暮相處,而今已淪落到如晚娘般無助的依在門扉內日夜等待良人的歸期。

    竹屋在台灣人民的住居中,曾經是庶民安身立命、遮風避雨的必然,尤其是南台灣。它取材自住家附近的適當竹材(刺竹、孟宗竹、麻竹)做為樑柱,以穿鑿方式衔接架設結構體,剖竹篾編成壁體,在糊上掺有剁碎稻草的泥土,泥牆外再刷上一層洋灰,兼顧保護與美觀的作用,屋頂以竹瓦、稻草、芒草或紅瓦片覆蓋,這便是我們所稱的竹管仔厝,或稱為竹籠仔厝。六零年代之前,這種竹屋在台灣彰化以南,漢人居住的聚落可以說隨處可見(台中以北庶民住居則以土角厝居多,而屋樑也以竹材為主,原住民的竹屋型制有所不同),竹管厝有著冬暖夏涼的優點,且是最為經濟的建築形式,就地取材、建築時間快速,客製化容易,只要跟竹工師傅溝通完成便能如己所願。甚且是住民自己所建造,縱使結構體委由竹工製造(它可以在竹寮製做現場組裝),但住民在自己土地上完成安身立命之所,從整地、備料、建造、完工,相信都全力的參與,這樣的住居有著無數人的情感在裡面。竹管厝或有人認為他不堅固,但如此的穿鑿結構,對地震的災害是相對的安全。而耐久性也超過台灣平均建築物拆除年數(30-40),這也是我們仍舊能見其芳蹤的原因。

    今竹管厝在現代化的台灣已難再生,只有走入歷史博物館的宿命。雖獲有心之士為保留傳統技藝之名,邀集竹工老師傅再展生鏽的技藝,但這樣的樣板終就不是用來居住,感覺就是少了生命力,少了人與土地那交融的情感。竹屋雖最符合綠建築的建築資源利用四倍數革命(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條件,但仍敵不過許多人以更高的科技可以解決科技所帶來的生態危機。而其背後往往是人類貪婪人性使然,豪奢消費地球資源為身份地位的像徵,一人坐擁千坪豪宅使用進口建材而標榜綠建築的達官顯要,絕對是節能減炭最大的讽刺。而另一更大的難題是竹建築在台灣的建築法規中無法申請建照,這使的想追尋返璞歸真、簡樸生活者夢碎。我離開教職投入竹工藝的嶺域近二十年間,主要仍以竹建築、竹裝潢為經濟來源,這些年所建的竹屋都是都會區的商業空間居多,且建築架構以預力竹桁架大跨距為主(跨距可超過二十米),建築面積常超過百坪,在這樣的商業空間裡業主要求的是最大的經濟效益,承租土地上投入最少的資金,最短的時間內能開始營運回收,且具建築特色。而這是其它建築材料難以比擬。但限於法規的限制,竹材只能做為裝修的材料,不再是建築主體。故四、五年來已不曾再造大型的竹屋。現使用較多竹材裝修或裝置藝術,常是政府公部門辦活動臨時性的場景,如聽障奧運部份場景裝置,現正如火如荼準備中的台北花博,使用竹材量之大,單一個案可能前所未有,然這樣大型的作品呈現我們眼前可能僅半年的時間。與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茁壯、甚至於衰老死亡的竹管厝,亦只算是曇花一現。

    竹建築在台灣的艱困環境中,真無容身之處嗎?相信許多人關心,從事竹工作者更是難以釋懷。無不時刻思所未來發展,如何開拓出一條新的出路。在承造的竹屋工程案中,基地水泥灌漿前利用竹片綁札成竹筋以替代鋼筋,期望能為這片土地留下一些有用的數據,但發包的公部門並無興趣,而留下遺憾。在商業空間施作工程案例中,盡可能表現傳統竹工技藝如穿鑿式(竹管厝)門樓。期望勾起異鄉打拼遊子思相情,而或療慰自己為沒落竹工藝的失落心情。傳統竹工師傅也隨著產業的沒落而凋零,在南台灣(應說全台)有傳統技藝並且尚以此為業者不超過十人,且年歲都在六十以上,一月的工作天數常不及十日,只能算賺點養老零用金,也打發一些殘存的歲月。而這現象在許多傳統手工藝都面臨相同命運,且好像中外皆然。然而這些技藝絕對不會消失,現今數位科技的發達,它能為我們保留任何歷史演變的痕跡。尤如竹子有著超強的韌性及旺盛的生命力。它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等待你我的眷顧,雖然我們忙於世俗事務,無視它的存在及美麗,縱然我們也曾如糟塌這片土地般的毀損它,它依舊長出鮮嫩的綠筍,逐漸的茁壯,耐住了強風驟雨。而當我們給予更多灌溉,回饋給我們的也會是滿心的滿足。

       参考書目:

           竹書                豐年色

           好竹連山     葉英晉     大地地理出版

           綠色建築     林憲德     詹氏書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