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溫炳原(旗美社大甲仙、茂林災區調查專案執行)

 

「茂林村人不是排灣族,也非魯凱族,我們是Teldreka部落,在台灣僅存700多人,真得比台灣彌猴還要珍貴呢!」這句令人震撼、卻又相當戲謔的話,是我們與陳勝老師初次見面、從他口中聽到、用來描述茂林村的第一句話。莫拉克颱風災後的第89天,我們再度回到了茂林村,這一次拜訪了老鄉長陳勝先生。目睹災後交通柔腸寸斷的茂林村,這位地方耆老用過去引領部落尋根的經驗與視野,勾勒出文化的部落重建圖像。

 

今年65歲的陳勝先生,是茂林國小的退休教師,過去曾擔任過鄉長,也一直積極參與茂林文史協會及社區發展協會等文史與社區事務的推動。陳勝先生致力於找尋Teldreka部落的歷史及文化,從年輕時就喜歡跟部落的老人家聊天,現在算一算都已經超過三、四十年了,他認為儘管莫拉克颱風重創了茂林的橋樑、道路等交通建設以及自來水設施,甚至也有不少耕地流失,這些損害雖然不能說對部落生活沒有影響,但坦白說,茂林長期人口外流的生活形態,無形中也降低了災害的衝擊,只是這種慶幸卻也隱藏著部落內文化斷層的危機。

 

茂林部落是靠「年輕人外出掙錢、老人在家帶小孩」、這種「靠山不吃山」的生活方式來過活的,所以社區並不能真的依靠著地瓜、樹豆等農業或刺繡、雕刻等文化產業來養活我們,也因此這次災後的影響也相對就降低了。不過真正令人擔憂的是,迅速恢復的日常生活,反而讓人來不及思考,究竟要如何原鄉才能留住年輕人?而在這一片與自然共存的環境裡,又該怎麼樣才能讓Teldreka部落的文化遠源流長?陳勝老鄉長憂心現在政府的作法,容易變成只是用補助的方式,讓部落過著表演給外人看的生活,日子久了,不但容易造成依賴,甚至忘了文史與社區發展真正的意涵。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急於組織部落的年輕人,對老一輩的族人進行口述歷史的訪談。日本人來了把我們歸為排灣族,國民政府之後又將我們劃成魯凱族,甚至發生同一家族四個親兄弟,卻被分配到四個不同的漢名姓氏,結果差一點讓僅有700多人的Teldreka部落,在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圖像中消失。

 

所以除道路等基礎建設的修復外,其實災後更應積極關照文化的層面,陳勝先生說:「但現在通往山上舊遺址的路都不通了,也不知這些文化遺址受創的情況」。過去陳勝先生在茂林遺址進行拜祖先的尋根活動,重建了部落內各家的族譜,也讓Teldreka族群找到自己歷史。因此災後,陳勝先生一直掛念著,擔心好不容易起步的部落尋根,在災後會更加步步為艱,提起過去所培育的人才,最後卻為了生計而必須流淚求去,陳勝認為災後首要工作有二,第一是培養當地人才迅速清查文化遺址受損的情況,同時也藉以培養部落的文化專才。第二是讓地方節慶能更自主,不必受制於經費補助所要求之觀光的表演效果。

 

災後Teldreka沒有遷村的問題,但部落與田地等高的河道,要復原是不可能了,而這些田地的產量與經濟價值都不高,如果不要用太低於市價的價格,應該是政府徵收的好機會,但如果此時不同時培力部落人才的話,或只是用臨時工的方式,反加劇了部落人口外流的問題。重建的過程中,部落文化一向較為人疏忽,Teldreka的遺址與節慶曾是族人社交的重要場合,災後更應該扮演部落文史與社區發展的重要媒介,我們由衷地呼籲政府應儘速協助Teldreka找尋資源、發展計畫,並完成以部落為主體的文化重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旗美社大 的頭像
    旗美社大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