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 南方澳
2005.01.02 張正揚
想了又想,決定還是將文章名字就訂為「南方澳」。這個名字讓我感覺到一種氣魄,出海豪
賭的生命氣魄。
青松來信,提醒我別忘記南方澳的美食約定。這個提醒,使我每晚臨睡前的盤算,多了一個項目,南方
澳,我一定要再來。
南方澳漁港位於蘇澳國際商港南側,和基隆以及東港,並列為台灣三大漁港,是東台灣重要的
沿海及遠洋漁業基地。然而,南方澳的名氣卻不如其他二港響亮,當東港溪的黑鮪魚旋風席捲全台,彷
彿全台灣只有東港黑鮪魚時,南方澳的漁民一定非常鬱悶,因為南方澳不僅以「鯖魚的故鄉」聞名,同時
也以捕獲大量的鮪魚而為人所知。據說,許多「東港牌」的黑鮪魚,都是從南方澳載運過去的。有鑑於地
方成為一種品牌,蘇澳農會這幾年也致力於經營「蘇澳」品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舉辦「南方澳鯖魚節」
。
南方澳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具有絕佳的漁港條件。南方澳原是平埔族人受漢人壓迫後,遷居的漁村,漢
人則主要聚居北方澳,日治時開闢南方澳第一漁港後,吸引許多外地漁民前來捕撈,久之就此落戶,形成
移民漁村。目前南方澳共有三處漁港,除日據時期興建的第一漁港,也就是「南方澳漁港」,岸邊有海鮮
店、特產店,是南方澳最熱鬧的街道。為舒通第一漁港的擁擠,第二個漁港闢建於1955年,又稱「內埤漁
港」。第三個漁港則建於於1965年,為大型圍網漁船及遠洋漁船停泊港。至於原本是漢人聚落的北方澳,
目前則闢建為軍港,由軍方管理。站在跨港大橋上,可以看到幾艘威風的軍鑑。
也許青松的穀東們非常喜歡來南方澳,或是他們本身就喜歡南方澳,雖然大學的時代,騎機車經過此地數
次,尤其是從山路上俯瞰時,跨港大橋的英姿,至今依然深印腦海,但基本上都沒有真正進入到南方澳。
所以,當青松提議要去南方澳,是帶著不過就是多去一處增廣見聞的心情。然而,在路上聽青松描述南方
澳時,我開始對這個漁港好奇起來。據說,在當年漁業鼎盛時,小小一個漁村,竟然住了四萬人,在幾坪
的空間裡面,可能是房中有房,屋中有屋,可以住到二、三十人,這個人口密度可能是當時台灣最高的。
宜蘭的天候以及地理條件,使得宜蘭的農業比起其他地方要困難許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漁業的興旺,正
好吸住了那些無法靠農業謀生的人。
原本一月二日下午,打算要前往池上和梁正賢談談,然而火車時刻接駁不上,再加上,前一晚南方澳的傾
盆大雨,無法走出車中,進入南方澳社區,於是當下就決定,隔天開完會後,就去看魚市場。我大概是受
了「築地魚河岸三代目」的影響,對漁港以及有關魚的事情,有點瘋狂地好奇了起來。據說,青松夫婦兩
人到魚市場採買的分工是,男性開車,女性買魚。美虹原本對一起去魚市場也高度期待,無奈臨到出發時
刻,硬是有朋友未事先約定,從新竹跑來,美虹只好割捨心中的期待,去當一名稱職的地陪。到達魚市場
,由於天候關係,今日出海捕魚的船並不多,收穫量大減,連帶使得魚市場較平日冷清些,但正好讓青松
多了說話的機會。我們走者走著,走到賣生魚片的攤位邊,看到生魚片竟切成好大一塊,盒裝販賣,讓我
心中一下子就湧上一股豪邁的感覺,心中連連驚呼:「住在漁港附近的人真幸福!」我回頭問青松,他們
買魚回家殺成生魚片嗎?青松說,他們沒這樣的技術,但是,之前有一名開料理店的日本朋友來他這兒,
陪著他們一起去市場買魚,日本朋友表示,這兒的魚和瀨戶內海的魚大部分都不一樣,但有少部分是一樣
的。日本朋友用他專業的眼光買了一些魚,回家後直接剖成生魚片,讓他們大開眼界,也大快朵頤。我聽
著聽著,心中開始盤算,下次要帶那個愛釣魚,但是也很會殺生魚片的Masa一起來,在這邊住上幾天。
在魚市場看到一份有關魚種的月曆,讓我的眼睛瞪大起來,這種有關地方特產的月曆,常常能吸引我的注
意。一看是台灣省漁會發行的,青松於是建議,到蘇澳漁會去索取。一路上,我們都在聊,如何建立地方
知識的基礎資料庫,以做為未來發展教育、觀光的基礎。漁會接待我們的是一位李先生,人看起來熱心,
簡單說明來意後,他問了我們的身份,然後邀請我們到旁邊坐了下來。坐定後,我首先表示,蘇澳魚產如
此豐富,應該要多宣揚。沒想到,李先生非常客氣,但也清楚地表示:「月曆很多人要,但漁會由漁業署
限額配給,不可能有多的,假使你們要,要自己向漁業署索取。去年鯖魚節的資料,也在活動時發完了,
沒有留下。」且接著說道:「宜蘭縣長才剛剛表示過,南方澳的觀光客人數,是宜蘭觀光的指標。你們可
能有些情況不瞭解,所以不知道,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蘇澳漁港的特色。」幾句話,讓我一方面覺得此位
職員自信真滿,另方面也覺得再說些什麼,大概很難投機,於是匆匆告辭。在回家的路上,青松提到,其
實漁會是有危機感的,所以才會辦鯖魚節。但負責承辦的形象公司一撤,漁會就不知道接下去要怎麼辦。
我聽後想起剛剛的情景,有點沈重地回應了一句:「只有很少數有眼光的人,才能夠不滿足於現狀,為廿
年後的發展做準備。」
離開漁港後,青松送我去蘇澳新站。我心中感謝他這兩日的相陪,更佩服他一個家庭,就這樣在稱不上熟
悉的宜蘭生存下來,沒有自己的地,沒有農保,沒有家中的經濟奧援。不像我們社大,一個團隊,一片社
區網絡,好事有人共襄盛舉,壞事有人共同承擔。上車後,火車開動時,我陡然想起他說的,「宜蘭曾經
是一大片的沼澤地,非常不利農業。」不過,這樣惡劣的環境,也許專門培養有毅力的人。
2005.01.02 張正揚
想了又想,決定還是將文章名字就訂為「南方澳」。這個名字讓我感覺到一種氣魄,出海豪
賭的生命氣魄。
青松來信,提醒我別忘記南方澳的美食約定。這個提醒,使我每晚臨睡前的盤算,多了一個項目,南方
澳,我一定要再來。
南方澳漁港位於蘇澳國際商港南側,和基隆以及東港,並列為台灣三大漁港,是東台灣重要的
沿海及遠洋漁業基地。然而,南方澳的名氣卻不如其他二港響亮,當東港溪的黑鮪魚旋風席捲全台,彷
彿全台灣只有東港黑鮪魚時,南方澳的漁民一定非常鬱悶,因為南方澳不僅以「鯖魚的故鄉」聞名,同時
也以捕獲大量的鮪魚而為人所知。據說,許多「東港牌」的黑鮪魚,都是從南方澳載運過去的。有鑑於地
方成為一種品牌,蘇澳農會這幾年也致力於經營「蘇澳」品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舉辦「南方澳鯖魚節」
。
南方澳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具有絕佳的漁港條件。南方澳原是平埔族人受漢人壓迫後,遷居的漁村,漢
人則主要聚居北方澳,日治時開闢南方澳第一漁港後,吸引許多外地漁民前來捕撈,久之就此落戶,形成
移民漁村。目前南方澳共有三處漁港,除日據時期興建的第一漁港,也就是「南方澳漁港」,岸邊有海鮮
店、特產店,是南方澳最熱鬧的街道。為舒通第一漁港的擁擠,第二個漁港闢建於1955年,又稱「內埤漁
港」。第三個漁港則建於於1965年,為大型圍網漁船及遠洋漁船停泊港。至於原本是漢人聚落的北方澳,
目前則闢建為軍港,由軍方管理。站在跨港大橋上,可以看到幾艘威風的軍鑑。
也許青松的穀東們非常喜歡來南方澳,或是他們本身就喜歡南方澳,雖然大學的時代,騎機車經過此地數
次,尤其是從山路上俯瞰時,跨港大橋的英姿,至今依然深印腦海,但基本上都沒有真正進入到南方澳。
所以,當青松提議要去南方澳,是帶著不過就是多去一處增廣見聞的心情。然而,在路上聽青松描述南方
澳時,我開始對這個漁港好奇起來。據說,在當年漁業鼎盛時,小小一個漁村,竟然住了四萬人,在幾坪
的空間裡面,可能是房中有房,屋中有屋,可以住到二、三十人,這個人口密度可能是當時台灣最高的。
宜蘭的天候以及地理條件,使得宜蘭的農業比起其他地方要困難許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漁業的興旺,正
好吸住了那些無法靠農業謀生的人。
原本一月二日下午,打算要前往池上和梁正賢談談,然而火車時刻接駁不上,再加上,前一晚南方澳的傾
盆大雨,無法走出車中,進入南方澳社區,於是當下就決定,隔天開完會後,就去看魚市場。我大概是受
了「築地魚河岸三代目」的影響,對漁港以及有關魚的事情,有點瘋狂地好奇了起來。據說,青松夫婦兩
人到魚市場採買的分工是,男性開車,女性買魚。美虹原本對一起去魚市場也高度期待,無奈臨到出發時
刻,硬是有朋友未事先約定,從新竹跑來,美虹只好割捨心中的期待,去當一名稱職的地陪。到達魚市場
,由於天候關係,今日出海捕魚的船並不多,收穫量大減,連帶使得魚市場較平日冷清些,但正好讓青松
多了說話的機會。我們走者走著,走到賣生魚片的攤位邊,看到生魚片竟切成好大一塊,盒裝販賣,讓我
心中一下子就湧上一股豪邁的感覺,心中連連驚呼:「住在漁港附近的人真幸福!」我回頭問青松,他們
買魚回家殺成生魚片嗎?青松說,他們沒這樣的技術,但是,之前有一名開料理店的日本朋友來他這兒,
陪著他們一起去市場買魚,日本朋友表示,這兒的魚和瀨戶內海的魚大部分都不一樣,但有少部分是一樣
的。日本朋友用他專業的眼光買了一些魚,回家後直接剖成生魚片,讓他們大開眼界,也大快朵頤。我聽
著聽著,心中開始盤算,下次要帶那個愛釣魚,但是也很會殺生魚片的Masa一起來,在這邊住上幾天。
在魚市場看到一份有關魚種的月曆,讓我的眼睛瞪大起來,這種有關地方特產的月曆,常常能吸引我的注
意。一看是台灣省漁會發行的,青松於是建議,到蘇澳漁會去索取。一路上,我們都在聊,如何建立地方
知識的基礎資料庫,以做為未來發展教育、觀光的基礎。漁會接待我們的是一位李先生,人看起來熱心,
簡單說明來意後,他問了我們的身份,然後邀請我們到旁邊坐了下來。坐定後,我首先表示,蘇澳魚產如
此豐富,應該要多宣揚。沒想到,李先生非常客氣,但也清楚地表示:「月曆很多人要,但漁會由漁業署
限額配給,不可能有多的,假使你們要,要自己向漁業署索取。去年鯖魚節的資料,也在活動時發完了,
沒有留下。」且接著說道:「宜蘭縣長才剛剛表示過,南方澳的觀光客人數,是宜蘭觀光的指標。你們可
能有些情況不瞭解,所以不知道,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蘇澳漁港的特色。」幾句話,讓我一方面覺得此位
職員自信真滿,另方面也覺得再說些什麼,大概很難投機,於是匆匆告辭。在回家的路上,青松提到,其
實漁會是有危機感的,所以才會辦鯖魚節。但負責承辦的形象公司一撤,漁會就不知道接下去要怎麼辦。
我聽後想起剛剛的情景,有點沈重地回應了一句:「只有很少數有眼光的人,才能夠不滿足於現狀,為廿
年後的發展做準備。」
離開漁港後,青松送我去蘇澳新站。我心中感謝他這兩日的相陪,更佩服他一個家庭,就這樣在稱不上熟
悉的宜蘭生存下來,沒有自己的地,沒有農保,沒有家中的經濟奧援。不像我們社大,一個團隊,一片社
區網絡,好事有人共襄盛舉,壞事有人共同承擔。上車後,火車開動時,我陡然想起他說的,「宜蘭曾經
是一大片的沼澤地,非常不利農業。」不過,這樣惡劣的環境,也許專門培養有毅力的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