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刊登於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綠主張》第55期,2008.04

文/黃曉君


至二○○八年二月底,踏進旗美社大這個場域已是三年三個月,雖然在此時已不再是社大的專職工作人員,也利用這個機會整理這三年的工作情絮。

■與旗美社大結緣
應該是在民國八十九年,當時自己是大二生,因為就讀廣告系選修心理學,回到家中常跟媽媽分享心理學課上所談到人的心理問題,引起媽媽濃厚的興趣,但是在偏僻的旗山地區,並沒有相關的單位可以開設這類型課程,直到旗美社大成立。
九十年社大成立之初,透過文宣品得知該學期開設了相關的心理課程,於是告知處於空巢期的媽媽可以在旗山上到心理學的課程,開啟媽媽因工作、家庭而久違的學習生活,成為社大的學員。
拿到大學畢業證書前,認真思考自己對於未來「生活」的方式,決定回到旗山工作。而後因緣際會,經由同學的引荐在九十三年十二月進入社大工作。從學員成為社大工作人員,身份上的驟然轉變,但對於所謂「為成人教育辦學的專業」特別是針對農村地帶的學習需求卻是從零起跳。

■從零開始的學習與探索
在每週的工作會議上,聽取工作伙伴對於社大各項工作事務,學員事務、課程規畫、農村辦學…等,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等著自己去探索、儲備戰力,如何讓鄉村更多的民眾享受到更多學習的樂趣,當然在現實與理想之上也會產生一些矛盾與摩擦。身為社大的工作人員,常希望學員可以將個人興趣結合於學習之中,並且未來也可以將學習的成果回饋於公共事務或社區,帶動影響更多居民,像是建立環保永續的生活型態、關懷公共議題…等。
但在「農材居民學習人口數量少」、「遠離繁華市中心導致師資難覓」…等現實因素之下,究竟是以開設居民有興趣的生活藝能課程為優先?還是賦有理想性或引入新穎觀念的公共性或學術性的課程才是社大首要協助推展的?若是既能開設居民有興趣的課程,在課堂中又可以間接地將公共議題或觀念傳達給學員,提供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或對事件的關注角度有不同的切入點。這樣或許是最兩全齊美的作法,既不用犧牲學員對於學習的樂趣;也可以支持工作人員繼續為這樣的理想堅持努力。但看似簡單「融合」的教學工作,其實需要挑戰許多個體的神經系統及腦細胞,尤其當講師與學員對於「學習」仍未跳脫固有的定義,仍是傳襲傳統教學模式。

■旗美社大有40%班級屬於偏遠分班
今年三月七日,社大邀請綠色民行動聯盟秘書長賴偉傑北下為學程祕書進行進修課程,他也以自身參與反核四運動與社區民眾互動過程中,發覺人性的貪婪其實最終是出自於「匱乏」的環境。
因此回過頭來看看,當旗美九鄉鎮的社區居民提出他們想學習的課程時,他們除了極力爭取課程開設外,具體的行動便是:努力邀集當地居民達成社大開課的基本人數門檻、尋找合適的上課場地,隱然成為旗美社大不需動員的熱心志工群體。
但另一方面,對於工作人員的內心隱憂則是,這些課程屬性通常偏向休閒體能性或生活藝能性,如何透過這些課程達到活絡社區及某些理想情境的效應,並且與一般才藝班或補習班有不同的區隔。
在農村的社大,常常可以感受到居民對於學習的貪婪。雖然這些課程在都市是普遍可及,但對於農村的居民而言,確實是不可多得又便捷的資源,不論在時間上節省三到四個小時的來回車程,也不用負擔中上的學分費用。

■地方的學習需求及課程深度經營難以兼顧
當各個社區如雨後春筍般延展學習效應後,社大面臨另一個難題則是如何取捨地方上真切的學習需求與課程深度經營。對於一般性的課程開設,漸進式地培養講師及學員的獨立性,減少班級對於社大的依賴感,看似殘酷的切割獨立卻迫使班級成員面對學習應具備更多的責任感。特別這是由成人組成的學習團體,由內心自發的學習活動應該擁有更多的行動力來解決相關問題,而不是像幼童一般。
鼓勵一般性課程獨立醱酵運作後,接下來的工作則是地方性課程的深化。透過一般性的課程,引發居民的學習欲望後,社大與社區之間也思考究竟農村地區需要的另類課程為何:可以引發居民對於自身生活的反省?或者透過何種行動便可以改善自己週遭的環境與人際關係?而這個環節,仍是旗美社大一直在摸索中,努力找尋因地制宜的適切答案。(作者:旗美社大前主任秘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