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4月1日,旗美社大莫拉克社區重建站成立。
98年8月莫拉克風災的侵襲下,南部遭逢重創,紛紛傳出災情,旗美地區九鄉鎮也不例外,在邁入第十年的旗美社區大學,長期經營的學區瞬間變成災區,對於救災、安置、重建等事宜刻不容緩。
99年4月成立「旗美社區大學莫拉克社區重建站」,接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計劃」及「高雄市八八風災在地組織社區重建人力支持計畫」(前身為高雄縣政府)的輔導團隊,以培育在地人才發展社區自主性與在地性特色,發掘社區需求與困難,提供各種面向的資源,如產業、文化、環境、重建等,100年專職人員從三名擴編至五名,長期、常態性的陪伴社區夥伴,五位成員年輕、充滿熱情,期許能發揮專長,與所有社區夥伴一起學習成長。
時光飛逝,「重建站」滿一週年了!這一年要謝謝各位夥伴,不管是留在這個領域,與我們一起打拚,或是已離開另尋發展,邁向個人生涯規劃,我們都感謝有你的支持與陪伴,未來,一起打造幸福的生活!
重建站成員
重建站五位夥伴進入社區都以機車代步,最遠到達桃源鄉,風吹日曬沒在怕。
張正揚,莫拉克重建站站長,也是旗美社大主任,美濃在地弟子。在團隊中總是適時引導大家多元且縝密的思考,開展我們不同的重建想像。
涂裕苓,莫拉克重建站副站長,大家都叫她「土豆」,負責茂林、那瑪夏區域,曾擔任社大學務、課務、活動等職務,是旗美社大資深工作者,對各方資源瞭若指掌,擁有廣大的人脈與網絡,任何疑難雜症都可以請求協助與支援。
許蓓璉,暱稱「小小」,負責甲仙區,來自宜蘭的女生,擁有擊不倒的勇氣與不爭氣的淚水,當情緒走入低潮期時,雖然可能無法提供解決之道,那就一同抱頭痛哭吧!
陳昭宏,負責六龜區域,長時間專注平埔族文史及現況調查,對於偏遠小校的議題也投入關注,豐富的幽默感,在繁忙的公務上,帶來輕鬆與歡樂的氣氛。
周依禪,負責杉林區域,曾擔任平面媒體記者,關注教育、社福議題,對任何事務總是抱持好奇與熱情,是個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女生。
黃品綺,負責旗山、桃源區域,喜歡探險的她,對於生態資源調查非常有一套,擁有天馬行空的腦袋,總有用不完的新點子。
我們是社區的好夥伴!期許自己是社區的加油站!陪伴大家走過重建之路~請大家多多指教!
旗美社大全體工作人員於美濃公田收小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