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14 Thu 2010 10:36
WTO對農業的衝擊-台灣、韓國農友的對談
- Oct 12 Tue 2010 14:33
【敬邀參與】1020(三)「高油價時代下的社區協力農業」@ 福安國小
- Oct 10 Sun 2010 13:42
以自由軟體來推動教育、建立人力資源和鄉村發展:貝里斯和台灣的經驗
前言:
9/21~9/24,三位來自印尼,一位來自貝里斯的NGO伙伴,來到美濃,除了抱持著認識台灣與農村的好奇心前來之外,他們也帶著各自的專業與經驗,一同與我們分享、學習。以下為9/21,以農村辦學經驗為題的工作坊,當日的記錄之一。
- Oct 08 Fri 2010 13:42
種子保存的危機與契機─韓國的經驗
- Oct 05 Tue 2010 20:36
【自主影展】1013《阿山》@杉林大愛園區(活動取消)
- Oct 03 Sun 2010 20:34
【自主影展】1009《森林之夢》@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 Oct 01 Fri 2010 20:33
【自主影展】1008《尋找失智老人》@旗山南洲
- Oct 01 Fri 2010 16:06
【健康講座】荷爾蒙在作怪?~認識女性常見的身心疾病
- Sep 24 Fri 2010 17:56
【敬邀參與】2010自主影展系列論壇 0929~1013
2010自主影展系列論壇 ▏▏ 主辦單位:旗美社區大學 |
01蝴蝶
簡 介:以劇情式紀錄片的方式,描寫魯凱原住民烏賽以和烏布這對父女間的感情,在生活陷入困境時,紫斑蝶成了他們對未來美麗的希望。烏賽以曾是魯凱裡最擅長跑步的獵人,因此被賜與「蝴蝶」的稱號,烏賽以曾以飛快的腳步追逐著蝴蝶,但某回在整理蝴蝶谷的土地時,竟不幸從樹上摔下來癱瘓。無法再追逐蝴蝶的烏賽以,最放心不下女兒烏布,小烏布相信阿嬤說的話,「只要蝴蝶頭上飛,幸福就會降臨」,她到蝴蝶谷裡抓紫斑蝶,放到病房中給爸爸看,相信有紫斑蝶相伴,爸爸有一天一定會好起來。
時 間:9/29(三)13:00
地 點:茂林鄉農會
- Sep 21 Tue 2010 21:24
0924 國際NGO領袖交換計畫【美濃社區參訪行程】
2010/9/24(星期五)Meinung Field Trip |
|
08:00- |
美濃民宿集合出發 start the field trip |
08:30-10:30 |
地點:黃蝶翠谷 |
- Sep 21 Tue 2010 19:04
凡那比颱風後的旗山鎮
- Sep 20 Mon 2010 10:04
NGO領袖交流工作坊:國際講者簡介
Syfrizaldi Aal
Syafrizaldi Aal先生是印尼「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SSS: Sumatra Sustainable Support)」理事,專長領域為社會森林學、生態保護區管理、環境資源治理、河川流域管理、社區環境服務、NGO之組織培力、婦女與農民培力等,曾在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支助之全國性大型印尼「環境服務計劃(ESP: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gram)」任職五年,進行蘇門答臘地區河川全流域社區整合型治理計劃,包括上游之森林保護與小額貸款農民植樹復林計劃,中游之水資源治理、社區農村學校設立與婦女和農民培力計劃,下游之都會區汙水管理、社區公共衛生計劃、學校環境生態教育等。Aal先生尤其擅長婦女、農民與志工之培力,與協助社區成立在地NGO之輔導工作,過去數年曾協助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暨清大之E-Mate印尼國際志工計劃,培訓台灣國際志工至都會貧民區與偏鄉社區進行與水資源相關之環境教育服務。
Panut Hadisiswoyo先生是印尼「紅毛猩猩資訊中心(OIC, Orangutan Information Centre)」的創辦人與現任主任。該組織是印尼蘇門答臘地區從事熱帶雨林保護與瀕臨絕種紅毛猩猩保育最重要的NGO,主要任務為紅毛猩猩保育、雨林植樹復育、學校與社區巡迴環境教育與在地生態環境教育教材研發與教學影片製作。該組織長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家地理學會等國際組織的補助保護蘇門答臘重要雨林。近年與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爭取外交部NGO委員會補助設立兩處CDOC雨林數位機會中心,並協助交大等各大學國際志工至該處服務。Panut先生為印尼培育之知識精英,但放棄高薪工作創立NGO,志在終身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於英國在職求學期間(Oxford Brooks大學靈長類保育碩士),其傑出保育成就榮獲頒授英國女王獎。
- Sep 17 Fri 2010 19:10
0923 NGO領袖交流工作坊:災難重建經驗
- Sep 16 Thu 2010 10:35
0921 NGO領袖交流工作坊:農村辦學經驗
- Sep 15 Wed 2010 17:27
農村工作坊學員心得:竹子是外星球來的物種!?
文|黃淑瑩
這次參加【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最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課程,是案例分享(1)的『取材天地的容身之道』,主持人是成大建築系博士候選人王敏洲,二位分享人是『與可竹藝』負責人許春田及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林仁政,與談人是『打開聯合工作室』負責人劉國滄。
老實說,在看到課程主題跟參與者的名單時,心裡是沒什麼預期的,想不到,單單關於對竹子的認識,就讓我大開眼界,這才體會到今年工作坊主題之所以訂為『看見,在地知識』的內涵。
- Sep 13 Mon 2010 22:15
0925-0926 社區重建,荖濃心生活 2010《荖濃工作假期》報名表
- Sep 13 Mon 2010 22:00
0925-0926 社區重建,荖濃心生活 2010《荖濃工作假期》活動內容
- Sep 13 Mon 2010 21:18
0925-0926 社區重建,荖濃心生活 2010《荖濃工作假期》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南部地區,許多家園在一夕之間被土石淹沒,2010年後的現在,高雄縣六龜鄉荖濃社區藉由社區居民的同心協力與外界的愛心支援,經過不斷的努力逐漸恢復家園的容貌。
在信義一家計畫支持下,台南藝術大學社區營造組在今年五月份開始進入荖濃社區,第一次的工作假期「大手牽小手」與荖濃國小全體師生一起攜手合作校園美化,在歡笑與汗水之中共同創造不同以往的校園環境,而第二次的工作假期「重建社區,漫步荖濃」我們呼朋引伴,邀請各界關心荖濃社區的朋友以工作假期的方式協助社區的重建,並在活動中規劃休閒與認識荖濃的行程,藉由二次的工作假期讓各界瞭解荖濃社區的特色並且達到自身的心靈滿足。
這次我們再度舉辦第三次的工作假期「社區重建,荖濃心生活」,除了承接之前的工作假期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我們希望促使荖濃社區踏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在多方外界的關懷與支持之下,荖濃社區居民這次將要共同動手營造家園,透過共同參與、營造的過程拉近彼此的距離,建立起各方與居民之間的友誼,體會活動中帶來的熱情與活力,你將會看見不一樣的荖濃社區並且帶回永生難忘的美好體驗,一起來參與這次的「社區重建,荖濃心生活」工作假期吧。
主辦:信義一家
- Sep 11 Sat 2010 10:42
荖濃藝術家駐村筆記:在社區交流會中看見彼此
文|歐陽慧英(荖濃社區駐村藝術家)
6月24日 交流會
因為旗美社大藝術駐村的計劃,我們進行了一場交流會,甲仙、小林、荖濃三個地區在這多雨的時分裡在小林組合屋中用手藝、特產、聲音、舞蹈、對話分享我們對於這段日子的想法,桌上的菜餚一道道的出現,直到佈滿了整片桌面。
- Sep 10 Fri 2010 21:37
小林藝術家駐村筆記:媽媽們越做越起勁了
文|林純用(小林社區駐村藝術家)
6月16日
一早六七點凱族醫院有位心理諮詢師來到小林組合屋,但是今天是端午節,重建會辦公室沒有人值班,所以這位醫生無法很順利地找到預定的輔導對象,還好有遇到一位小林村民,好像他們有去了五里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