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推動CSA之我見                


※王福裕(大王菜舖負責人)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
是一種友善人與環境的食物供應模式,使社區可以就近享受到新鮮健康的食物,也縮短了食物長程運送過程的能源消耗,同時也支持了社區鄰近的農場。我認為,這樣的模式,是未來農業永續發展的典型。簡單地說,就是把農場的供給與社區的消費需求,給連結起來。

       在歐洲與美國的CSA,通常的作法,是建立一個資訊平台,讓個體的家戶可以從這個平台,找到住家鄰近、可以信任的的農家,直接向農家訂購蔬菜。在台灣,要推動CSA
,也可以仿效這種模式,但須稍作調整以因應台灣以小農為主的農業型態。推動的過程,有二個關鍵的平台需要被建立起來,第一種,是一個是區域性或全國性的平台、一個資訊充分且可信任的平台,讓消費者可以藉以掌握社區鄰近農場的資訊;第二種,是在地社區的平台,是協助整合不同農場、穩定供應多樣食材的平台,這是為了因應台灣小農經營規模小、食材多樣性與供應量有限的特殊性,那樣才能確保能滿足家戶的日常需要,真正讓社區的消費力量,能夠持續支持農場的運作。
    

       第一種平台的組織規模大,它的成立與管理,需要比較充份的資源,目前似乎還沒有出現。第二種平台,已經在各地紛紛發起,各類型的農民市集便是其中一類,這類的通路平台,宜小不宜大,且最好具備社會企業的理念,也就是以支持有機小農為經營目的的小型組織。長久以來,大資本企業經營的通路平台,以營利為目的,在成本的考量之下,很難與小農交易往來(因為小農作物的多樣性與產量較不穩定)。具備社會導向小型通路平台,整合的供需體系規模小、運作起來比較有彈性,能夠針對性的協助用心耕作的在地小農,也可以發揮公平交易的功能。依我的觀察,台灣已經有CSA發展的基礎,當愈來愈多人、在各地成立在地的小型通路平台,那麼這個基礎將會逐漸穩固。我們也可以開始著手,催生區域或全國性的平台了,為串聯在地平台做好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旗美社大 的頭像
    旗美社大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

    旗美社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