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手工藝與在地素材(下)
※在地素材與手工的價值
    
    日本三島町秉持著生活工藝憲章的精神,成功地振興了地方工藝產業,而台灣又該在甚麼樣的理念下振興已衰退的工藝產業呢?


    首先,就讓我們先釐清曾經興盛一時的台灣工藝產業,當時是如何崛起的?在此,舉台灣前輩畫家,同時也可說是早期推廣工藝產業振興的重要推手- 顏水龍 先生所提台灣工藝產品須具備的四種特色進行說明:



    
首先,就讓我們先釐清曾經興盛一時的台灣工藝產業,當時是如何崛起的?在此,舉台灣前輩畫家,同時也可說是早期推廣工藝產業振興的重要推手- 顏水龍 先生所提台灣工藝產品須具備的四種特色進行說明:


  1. 適切性:必須透過市場調查,了解使用者的特色與愛好式樣,然後針對此需求製造產品,才能獲得更大的利潤。 
  2.  本土性:為了提振工藝產品的競爭優勢,產品必須具備台灣本土性格,可以運用台灣特有且豐富的工藝材料,因為台灣處於亞熱帶地區,具有某些植物的生長條件,例如藺草、竹材等,這些材質也可代表台灣的民族性,顏水龍一直強調台灣所蘊藏的工藝資材是用之不盡的,應善利用,製作成具有台灣地方特色的工藝品,而且工藝材料的自然因素可以使人的心性達到更自然的境界。另外他也一直強調要多研究材料的處裡方式,使得工藝材質更能適應台灣氣候與時代的要求。
  3. 原創性:顏水龍曾說過:「製作合乎現代人生活的工藝品」而此製作的工藝品,必須將過去傳統的工藝品進而改良或重新創造,讓其具有某種程度的獨特性。民國29年顏水龍首先針對草袋進行改良,他將當時幾乎沒人用的「茄荎仔」,由顏色及設計著手加以改善,欲使之成為大眾化的用品,他設計的作品至今仍不退流行,遺憾的是產業已經凋零。
  4. 實用性:顏水龍在《台灣工藝》一書中,開章明義說到:「現在吾人所稱工藝之範圍所廣泛,但被稱為『工藝品』者,殆必須具有『美的要素』,及除有實用價值外並適應需要者的嗜好,始能得到滿足與安慰,方不失工藝品之真義。」這句話彙整了以上顏水龍所提的工藝特質,而實用性是顏水龍對工藝品最基本的認定,他也一直嘗試將工藝品做適當的創新,使得更符合現代生活所需,而達到最大的實用性。

      從日本柳宗悅的民藝理念、宮崎清的三島町生活工藝憲章,到台灣顏水龍的工藝特質,三者間強調的不外乎使用本土素材,展現在地特色,創作為現代生活所實用之工藝。此外,「作品的獨創性與素材的適材適用」也十分重要。日前我到屏南幾個社區進行以工藝為主題的社區圓夢計畫輔導,身為輔導團隊,我們不希望社區找老師來教導工藝技術後,只是一味的複製老 師所 教授的作品,而不去想什麼樣的作品最具地方特色,不容易被其他社區的工藝所仿冒取代,甚至什麼樣的物品以什麼樣的素材來做最好」,而在與車程鄉新街社區居民的討論中,有居民表示定置網以前是以月桃製成,因為月桃纖維可抗海水鹽份的侵蝕,耐用性強。從祖先的智慧中即可找出許多素材的特性,這些特性再由居民與專家學者的共同腦力激盪,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創作出充分展現素材特性與在地特色的工藝,當然為現代生活所用也是展現柳宗月所說的「工藝之美」,宮崎清的「生活工藝精神」,以及顏水龍所提振興工藝產業的要素。

    
     
最後,參考以上三位工藝哲學思想大家的理念,整理出在地素材與手工的價值:

  1. 環保的-在地素材多為自然素材,在不過度利用的情形下符合環保概念
  2. 樸實的-自然素材的色澤雖不如化學染料般艷麗,但隨著時光的累積其質樸的光澤將愈發耀眼
  3. 細膩的-即使機械的技術再發達,還是無法做到如手工製作般的細膩。這是工業社會手工藝可以繼續生存的重要價值。
  4. 獨特的-以在地素材創作工藝,可使社區工藝充分展現在地的特色,其為其他地方的工藝
    所替代的機率也可降至最低
  5. 創造的-由於以手工製作,因此每一項工藝都是被創造製作的作品。

      
       
    而最了解在地素材與手工價值正是社區裡的長者們,欲振興地方工藝產業端靠是否能運用地方長者們智慧與技術。在此,誠心期望每一個社區都能運用長者的技術,利用在地素材,創作生活實用的手工藝品,掌握以上重點,相信台灣的工藝產業將有再現風華的一天。


    ~2008
    7月寫于內門~
    【參考文獻】 
     
    宮崎清(2005)柳宗悅與日本民藝運動─柳宗悅的生涯及其思想展開之軌跡 
     
    臺灣工藝季刊第二十二期 
     
    黃世輝、彭建銘(2001)台灣早期工藝產業的發現與推廣-探討顏水龍工藝振興工作,台南: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