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是社區的清潔日 早上志工們聚集在活動中心前休息吃點心
和志工們一起吃點心 聊起編稈索的記憶
阿伯伯姆說我們編的草繩還有進步空間 學員們也邀請他們一起加入草繩的行列
▲勞動後的休息時間 ▲阿伯伯姆一起編草繩
今天正好是社區的清潔日 早上志工們聚集在活動中心前休息吃點心
和志工們一起吃點心 聊起編稈索的記憶
阿伯伯姆說我們編的草繩還有進步空間 學員們也邀請他們一起加入草繩的行列
▲勞動後的休息時間 ▲阿伯伯姆一起編草繩
一早先請文相大哥帶大家到社區場勘 八點多的太陽就已經很曬了吶…
一路從廣林社區的入口到母樹林 大家討論著可能發揮的構圖
到了朝元寺旁的停車場 學員們討論在兩棵樹之間編織網子的可行性
文明大哥並爬上樹試一下高度與承載力(不愧是現代泰山!)
7/6為期一週的"禾稈再生"工作坊正式開始
雖說原先就設定工作坊的人數不必太多
但過了9:00報到時間還不見學員 心裡著實不安
幸好大多只是因為地點不好找而晚到
簡單開場後 跟大家說明了這幾天的課程規劃
田裡頭剩下的稻草可以幹嗎呢?
大多數的伯母都會拿來種菜,寶來的一位陶藝家拿來蓋屋頂,相當防熱;以前可以拿來種香菇、造土磚、當牛冬天的食草.....
我們則拿來教福安國小的小朋友製作畢業卡片,美濃國中的一年級製作巫婆娃娃,吉東國小、龍肚國小除了作卡片,也玩了社區劇場遊戲;廣林的社區媽媽則作了風車,作風車時還不太順手,但是一編起草繩,卻相當熟練與迅速,現場的老師都要向這些老人家學習...
2/12在八色鳥,老爹替這些學生上「認識農村」的課
昨天跟社科院學生辦的交流會
文∣Alanmoi
千葉大學宮崎清教授於2008.05.20為旗美社大公共論壇進行演說,
原題為「價值來自地方素材:日本三島町生活工藝運動」。
我還沒有機會造訪日本的三島町,參訪其著稱的「社區工藝運動」,
文∣Alanmoi
林建享於2008/4/29至旗美社大分享。原題為「原漢文化的碰撞」。
他告訴我們一個故事。開場是.....
郭建平的父親對兒子說:「你這麼會做船,而船應該是要去航行的。」
「地球對人的需要室完全足夠的,對人的貪婪則是不夠的。廣大工業即在擴大人的需求。」----甘地。
到台北參與「另立全球化工作坊」的討論,與我們分享的有:印度人民科學運動的靈魂人物Dr. Vinod Raina、墨西哥社區貨幣的創辦人Luis Lopezllera Mendez、南韓的李貞玉教授、泰國米之神中心創辦人Daycha Siripatra、秘魯的Dr. Jorge Ishizawa、日本的武藤一羊博士等等,以及負責整個議程安排的鍾秀梅、鍾永豐、劉健芝、林深靖、丘延亮....等等,讓我的視野與心靈又推進到另一個空間裡頭。
Rinod首先破題,全球化並非什麼新鮮事,自有人類以來,一方面是為了尋找糧食、可耕地等生存條件,一方面是好奇心使然,人類從非洲肯亞往印度、中國、甚至台灣遷移,這是最早的全球化,那時的世界沒有國家邊界,不需護照。遊牧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而後定居下來,幼發拉底河、尼羅河等地傍河而居、用種子耕種,然而即便發展到城市文明的階段,仍然有著遊牧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部份人口的生活方式是與古代人相同的,因此,我們所面對的困境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仍如此。
5/19,是炎熱夏天的其中一天,匆促的早晨開幕註定今天的忙碌。那天是宮崎清老師在台灣最後一日的演說,早上結束演說後,下午則是九鄉鎮的社區分別報告社區的現況。
雖然之前都未曾見過宮崎老師,但從瑋琦及宜欣的口中感受到宮崎老師的威嚴及要求甚高,如在三島町為了提高老人家的手藝,當著作者的面將作品丟在地上,要求他們不要使用任何非自然的素材來製作包包。但在那天親眼看到宮崎老師,卻是一副和藹可親的親切老人家,完全無法與之前的想像聯結。
當天,宮崎老師全程站著演說。瑋琦說,在日本宮崎老師根本不用在課堂上講演,他只需要指導學生寫論文或做研究,即使講課仍是有一把椅子可讓老師舒服地坐著。
在漆黑的演講廳內,從單槍投射出來的投影片,上面的字體不是細明體也非標楷體,而是「宮崎體」,一字一句都由老師親自書寫,再放在投影片上。雖然簡單,但也含有水墨畫的留白意境。看到大筆揮毫下的累積二、三十年接觸社區的經驗,那是一份真誠的感動對於農村,即使從自家園子內長出的一棵玉米、蔬菜,都像是照顧一個小孩成長的喜悅付出感覺。但由於近代工業化的演進,鄉村人口的減少,使得青壯年陸續移出,而從出生在農村生長的嬰孩更是稀少,農村的學校也從不足開班人數裁班到縮小規模,最後只落得廢校的下場。農村的生命力日減被剝奪,像是夕陽西下的餘暉,美麗卻也無力再升起。
2007/04/08 00:06 記者黃世暐/美濃報導
新聞出處:http://www.ettoday.com/2007/04/08/124-2078629.htm
日本九州最大農經雜誌社總編養父信夫7日來台參訪旗美社區大學和鍾理和紀念館,並交換農業產經資訊與心得,作為它山之石。而負責人鍾鐵民也鍾鐵民親自歡迎,並促銷健康的有機農產品。
─小記「雲林觀點之台灣農業問題與展望」
(2006.9.2, Sat)
受邀到雲林社區大學舉辦之「95年講師研習會議」上,分享「旗美社大的課程發展經驗」。議程除了安排幾所社大,如北門、台南社大等分享經驗外,也邀請了任教於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前台大農機系),並擔任雲林縣政府農業顧問的方煒教授談「雲林觀點之台灣農業問題與展望」。
公共論壇:「基因改造食品與有機農業可否共存?」與談記
(2006.09.09, Sat)
當初主婦聯盟來電邀請作為「基因改造食品與有機農業可否共存?」的與談時,著實考慮了一下,因為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議題並不熟悉。但轉思也許可趁此和主婦聯盟進行交流後,決定前往參與。
今天是社大放送停了近半年再播出的第一天!
當梅屏向我提出和她一起搭擋主持廣播時,畏縮的我本能性的跳出一句話”會心臟病吧!”後因大家一言來一句去的對我鼓勵,心也想我正因會說客家話才有這樣的機會嘗試,也可練練說話的技巧,就鼓起勇氣做做看吧!
剛踏進小小的錄音室帶給我不少新鮮感,東張西望的瞧,幾乎要忘了緊張!不過當梅屏一坐下主控位,心跳又不由自主的加快了。之前一直以為會有個主持稿,沒想到這些在功力深厚的梅屏及老爹身上是多餘的,我們只利用開錄前幾十分鐘討論一下今天的主題就帶槍上陣了。嚇得一把汗的我只好拼命灌水潤喉,戰戰兢兢的等侯開口機會!雖然這是預錄的節目,心裡本抱持錄不好還是有機會修正吧,沒想到在老爹與梅屏都說的太流暢、動聽下,我也只好撇開僥倖的想法,硬著頭皮直上。有時梅屏、老爹丟了一個問題給我,我呆了幾秒,還沒完整想好表達之言詞還是硬給它擠出一些話填充過去,還好老爹及梅屏能一派輕鬆地補充。事後真想問「帶子可不可以剪接?」,不過始終沒有問出口,深怕剪了就沒我的聲音啦!><
今天第一次的班代會議不知是做了幾天的惡夢終於鬆口氣,完滿達成第一步!擔任串場主持的工作,真是給它緊張到不行> 原先還擔心各班代出席不夠踴躍,沒想到出席的盛況是空前未有的,且大家都非常準時。在自我介紹的部份,各班代都能侃侃而談不畏卻也無不開心當上班代的。更值得讓人開心、期待地是,班代聯席會的委員們都表現出熱忱,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基本的共識,也很有效率的相約好下次聚會的時地。不由得讓人對未來更多的期待!
總言之,謝謝大家的幫忙!!(腦中緊張、亂亂地言詞現在還沒平靜下來!下回再好好補充:))